2022-02-14 08:16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梁銀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回調時間長達1年的港股科技股正受到廣泛關注,越來越多的機構投資者開始認可并下注那些具有稀缺性的龍頭科技題材公司。......
????????回調時間長達1年的港股科技股正受到廣泛關注,越來越多的機構投資者開始認可并下注那些具有稀缺性的龍頭科技題材公司。
????????今年以來,不少港股科技題材ETF被各路資金大手筆買入。比如,投資港股互聯網核心資產的恒生互聯網ETF,截至2月10日,今年以來被凈買入37.68億元,份額暴增67.84億份;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今年以來上漲2.61%,估值仍具備一定優勢。再比如中概互聯ETF,今年以來被凈買入83.27億元,份額暴增63億份。
????????春節長假后又有新上市ETF基金大手筆進場搶反彈,狂買逾2億元。港股科技30ETF上市公告顯示,截至1月26日,該ETF股票倉位達78.32%。前十大重倉股中,騰訊控股和美團-W占凈值比分別為10.05%和9.25%,小米集團、中芯國際、舜宇光學科技占凈值比也超過了8%。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知名投資人也在加碼港股互聯網板塊。去年12月,段永平發文表示,準備“再次風投一下”拼多多。今年1月初,芒格旗下公司Daily Journal向美國SEC提交了13F報告。其在去年四季度大舉加倉阿里巴巴30萬股,持股數量較去年三季度末接近翻倍。
????????盡管目前港股市場尚未出現強勢反彈的跡象,但持續流入相關ETF產品的資金,顯示出投資者對港股市場尤其是科技題材企業投資價值的關注和認可。
????????重陽投資表示,可以重點關注港股中過去一年超跌的科技股,因為港股對負面因素的反映已比較充分。港股互聯網科技行業整體估值處于歷史低位,進一步向下的空間有限。需要觀察和思考的是,哪些互聯網公司仍然可以實現較快增長?在流量紅利逐漸消失的背景下,互聯網公司下一輪的增長引擎是什么?
????????鵬華量化及衍生品投資部基金經理張羽翔也認為,今年港股互聯網行業及科技行業的盈利有望逐漸恢復。
????????張羽翔還提到,去年是互聯網行業戰略投入的高峰期,今年特別是下半年,隨著互聯網企業的投入逐漸減少,疊加投入后帶來的新增長,互聯網行業盈利大概率將得到釋放。因此,本輪這些龍頭互聯網公司和平臺公司的盈利拐點,有可能在未來半年內出現。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