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7 09:35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從2022年首月新基金成立的數據來看,基金銷售市場與往年相比顯著遇冷。數據顯示,今年1月新成立基金平均發行規模為9.64億份,發行規模合計僅912.60億份,而2021年同期為512...
春節假期剛剛過去,基金市場新一輪發行隨即展開。數據顯示,2月開始發行的偏股權益新基金共45只。隨著近期A股市場持續調整,多只新基金宣布延長募集期,甚至誕生了募集失敗的案例。
2月16日,同泰基金發布公告稱,同泰同享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下稱“同泰同享混合基金”)募集失敗。“基金好做不好發”的情景或再現。
延長募集期現象增多
基金延長募集期的現象今年以來較明顯。數據顯示,截至2月16日,共有35只基金發布延長募集期公告,扎堆延長募集期的現象不僅出現在上銀、中加、同泰等中小型基金公司,易方達、匯添富、博時、富國等頭部大型公司新基金頻現延長募集期。這顯示出在新基金發行不易及認購戶數持續走低的背景下,一些新產品不得不通過延長銷售時間來尋求資金的關注。
2月16日,同泰同享混合基金發布募集失敗公告。該基金從2021年11月15日開始募集,截至2022年2月15日募集期限屆滿仍然不能滿足生效條件。
2月15日,博時恒瑞一年封閉A發布公告稱,將原定募集截止日從2月15日延長至2月22日。2月14日,上銀穩健優選12個月持有A發布公告稱,將原定募集截止日從2月14日延長至2月28日。值得注意的是,該基金曾于1月28日發布提前至2月14日結束募集的公告,此后卻又再次延長募集期。
此外,中加量化研選于1月10日開始募集,原定認購截止日為1月21日,公司在認購截止前一天發布公告稱延期至3月31日,為新基金發行再爭取兩個月時間。同時,華商穩健匯利一年持有于1月17日開始募集,原定認購截止日為1月28日。1月15日該基金發布公告,將募集期延至4月15日,較原來截止日延長近三個月。
“基金好做不好發”或現
與2021年1月發行火熱的狀況相比,今年以來市場回調明顯影響了投資者熱情,也影響到了新基金的發行熱度。從2022年首月新基金成立的數據來看,基金銷售市場與往年相比顯著遇冷。數據顯示,今年1月新成立基金平均發行規模為9.64億份,發行規模合計僅912.60億份,而2021年同期為5128.42億份。
從歷史數據看,當基金“不好發”的時候,入場的投資者收益往往更好。以最近一次新基金發行冰點2020年3月為例,當時受疫情沖擊、全球股市共振下跌影響,當月基金平均募集規模僅有8.82億元,是當年唯一未超過10億元的月份,但在此期間成立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和普通股票型基金共有47只,成立以來至2022年2月14日有九成以上產品實現正收益。
為什么“基金不好發的時候好做”呢?業內人士表示,在市場交投冷清時或市場下跌時認購新基金,往往具備幾個優勢:首先,新基金建倉期由于倉位較低,能夠較好應對市場大幅波動;其次,市場回調有利于優質公司高估值逐步消化、股價回歸更合理區間,基金經理能較從容地以更優價格買入優質標的;最后,市場風格快速輪動時,新基金具備更大的調整空間,能更好適應市場風格。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