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5 09:10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基金公司也是自家旗下ETF的重要買家。易方達基金旗下的港股通醫藥ETF2月11日上市交易,截至1月28日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單中,易方達基金持有3000.20萬份,占基金總份額比例為1...
日前,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滬市ETF投資者數量已突破1100萬戶。有很多資金大手筆買入ETF,在近期市場大幅波動的背景下,這些“大買家”仍舊出手闊綽。其中,不乏巴克萊銀行、瑞銀、都邦財產保險、北京惠隆資本管理、中量投資產管理等機構投資者。
不乏知名投資機構
今年以來,市場持續調整,但仍有不少ETF發行上市。記者統計了今年以來上市的29只ETF,根據其上市交易公告披露的前十大基金份額持有人情況,勾勒出了一幅“大買家”大手筆持有新發ETF的圖景。
這些“大買家”中不乏知名的投資機構。例如,巴克萊銀行出現在了港股互聯網ETF、港股通科技50ETF和港股消費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單之上,持有份額均為3000萬份,占基金總份額比例分別為4.95%、11.79%和11.35%。瑞銀同樣出現在港股通科技50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單中,持有2000萬份,占基金總份額比例為7.86%。
不少私募機構出現在ETF的“大買家”名單中。北京惠隆資本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惠隆逐風者3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出現在港股通醫藥ETF、高端制造ETF和消費電子50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單之上,分別持有3000萬份、1億份和6000萬份,占基金總份額比例分別為12.81%、39.96%和23.51%。中量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量投穩健9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則出現在滬港深云計算ETF、港股通科技50ETF、港股消費ETF、高端制造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單之中。
“E民”崛起
除了上述知名投資機構,ETF的“大買家”還有很多。
例如,上海證券正和2號FOF單一資產管理計劃是信息安全ETF、消費ETF滬港深、物流快遞ETF、新能源車電池ETF、港股通醫藥ETF和香港科技50ETF的前十大持有人。
保險機構同樣在ETF上“出手闊綽”。例如,都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傳統保險產品是智能車ETF的前十大持有人之一;都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自有資金則是家電ETF、中證500增強ETF和智能車ETF的“大金主”。
此外,基金公司也是自家旗下ETF的重要買家。易方達基金旗下的港股通醫藥ETF2月11日上市交易,截至1月28日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單中,易方達基金持有3000.20萬份,占基金總份額比例為12.81%。
個人投資者方面,丁濟珍出現在工業互聯ETF、家電ETF和電力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單之中。其中,丁濟珍在工業互聯ETF中持有1051.82萬份,占基金場內總份額的比例為3.61%;在家電ETF中持有392萬份,份額占比為1.20%;在電力ETF中持有1723.61萬份,占基金份額的比例為1.40%。
考慮到大部分ETF在發行成立后很快上市交易,這些重倉持有的投資者大概率是在基金發行時就選擇了重金買入。
不論是機構還是個人投資者,都是近年來興起的“E民”群體。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底,上交所ETF市值規模達1.13萬億元,全年成交額超過15萬億元。
面臨分化
ETF已經是公募基金行業炙手可熱的一個賽道,基金公司在ETF的申報和發行上,追逐風口、與時俱進。
不過,ETF的賽道并非一片坦途,有不少ETF處境黯然。例如,2月22日,鵬華基金發布公告稱,鵬華中證高股息龍頭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公告顯示,截至2月21日,該基金的資產凈值已連續45個工作日低于5000萬元,若基金資產凈值連續50個工作日低于5000萬元,基金管理人將終止基金合同并進入基金財產清算程序,無須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審議。
“看起來很美,做起來很難。ETF是一個拼速度、拼布局的游戲,現在來看,留給后發基金公司的機會不多了,前期一些公司和產品也會有進有退。在供需關系變化的情況下,可能會有產能出清,會有不少公司和產品退出。”上海一家基金公司指數投資部門負責人表示。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