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8 09:13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馬嘉悅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今年以來醫藥板塊的下跌既有宏觀環境的因素,也有行業自身的因素。因此開年以來我將產品倉位調整至較為保守的狀態,并加快了調研節奏,尋找醫藥板塊新的技術方...
在投資圈,凈值表現是一位基金經理最好的名片。今年以來,醫藥板塊的調整幅度大大出乎市場預料,生物醫藥指數短短一個多月跌幅超過了14%。不過,在此過程中,從容投資基金經理羅凌管理的醫藥行業私募基金卻表現平穩,在一片黯淡的醫藥行業基金中顯得頗為亮眼,這不由得讓人對他的投資操作產生了極大的好奇。
“今年以來醫藥板塊的下跌既有宏觀環境的因素,也有行業自身的因素。因此開年以來我將產品倉位調整至較為保守的狀態,并加快了調研節奏,尋找醫藥板塊新的技術方向和被低估的細分賽道。今年要多看少動,踏對新一輪技術發展的浪潮。”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后,羅凌與上海證券報記者分享了他的投資思路。
業績高增長難以為繼
羅凌表示,從宏觀環境來看,美聯儲加息預期明確導致全球成長類股票承壓。標普生物技術指數XBI從高點至今已接近腰斬,可能會影響未來全球生物醫藥行業的融資,因此對融資特別敏感的CXO行業出現明顯下跌。與此同時,經濟基本面也會影響醫藥行業的支付能力。醫保控費和醫藥集采勢在必行,醫藥行業的增速很難回到過去幾年的高水平。
行業層面上,羅凌認為,近三年醫藥板塊漲幅過大,部分公司估值甚至升至百倍,而未來很多醫藥企業業績增速會下滑,因此估值回調是必然的結果。另外,大量“模仿創新”的企業難以維持低風險、高收益的商業模式,創新藥行業的泡沫逐步破裂,進入洗牌期,而CXO行業正是隨著創新藥的發展而發展的。“創新藥行業的洗牌必然帶來CXO行業的調整,未來行業大概率會呈現分化態勢,以國內市場為主的CXO企業壓力較大。”
聚焦新一輪技術浪潮
羅凌對醫藥板塊的深刻理解,來自多年來對這一行業的深耕。
羅凌為北京大學生物科學學士,德國哥廷根大學神經科學博士。他2013年加入從容投資,先后擔任醫藥行業研究員、副研究總監,自2016年8月開始接管從容投資醫療行業基金。入行近十年,羅凌的投資理念不斷進化。在他看來,堅守價值投資,從增長空間、商業模式、護城河和管理層四個維度精選公司,做時間的朋友,才能成為醫藥賽道的長跑者。
站在當前時點,醫藥板塊是否已跌近底部?哪些投資機會值得關注?羅凌認為,從中長期看,醫藥板塊的估值風險已得到較為充分的釋放。
談及后續醫藥板塊值得關注的投資方向,羅凌表示,可以適當關注中藥板塊。在他看來,近年來政府大力支持發展中藥行業,比如支持將中醫藥機構納入醫保定點范圍、推進中醫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等,大幅拓展了中藥產品銷售渠道,疊加行業目前的低估值,中藥板塊性價比顯著提升。
此外,羅凌坦言,跟隨市場,尋找下一輪技術浪潮有助于更好地掌握主動權。“一個細分行業泡沫破裂的時候,恰恰也是另一個新興行業崛起的時候,市場會幫你篩選出下一輪技術發展浪潮。而且值得高興的是,這時候標的價格往往不高,所以后續在研究企業時需要仔細鑒別該企業是否代表下一輪技術發展浪潮。目前來看,細胞基因治療、MRNA和基因編輯等領域的優質公司值得關注。”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