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9 14:26 | 來源:金融時報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具體來看,科技創新再貸款額度為2000億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兩次,發放對象包括國家開發銀行、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等共...
近日,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人民銀行設立科技創新再貸款,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撬動社會資金促進科技創新。
具體來看,科技創新再貸款額度為2000億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兩次,發放對象包括國家開發銀行、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等共21家金融機構,按照金融機構發放符合要求的科技企業貸款本金60%提供資金支持。
此前,4月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適時靈活運用再貸款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更好發揮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同時提出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融資,設立科技創新和普惠養老兩項專項再貸款,人民銀行對貸款本金分別提供60%、100%的再貸款支持。
業內專家認為,人民銀行設立科技創新再貸款是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的具體落實,將更好地支持科技企業創新發展。“設立支持科技創新再貸款,將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創新的定向支持,提供貨幣政策的精準性和直達性,更好地推動金融服務科技創新,提升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科技創新再貸款發放對象為21家大中型金融機構。下一步,應在時機成熟時擴大到其他中小銀行,鼓勵中小銀行發揮體制機制靈活、產品創新能力較強等優勢,更好地為科技企業提供支持和服務。
值得關注的是,科技創新再貸款采取“先貸后借”的直達機制,按季度發放,按照支持范圍內且期限6個月及以上科技企業貸款本金的60%提供科技創新再貸款資金支持。
無錫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吳琦告訴《金融時報》記者,“先貸后借”的直達機制主要有市場化和規范化兩個優勢,一是給予金融機構自主選擇權,促使其在做好風險與收益平衡的考慮下,在符合科技創新再貸款支持范圍內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和項目提供融資支持,促進融資的市場化;二是“先貸后借”可以要求金融機構公開披露貸款信息,便于監管機構和第三方機構進行監督,使其真正發揮支持科技創新的作用,促進融資的規范化。
實際上,近期以來,人民銀行持續加大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融資的力度,除了設立2000億元科技創新再貸款額度外,還有一系列政策舉措也即將落地。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近日就當前金融市場情況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人民銀行將加大穩健貨幣政策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特別是支持受疫情嚴重影響行業和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支持農業生產和能源保供增供,推出科技創新再貸款和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增加1000億元再貸款支持煤炭開發使用和增強儲能,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和民航專項再貸款,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金融市場健康平穩發展,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