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7 13:30 | 來源:上證報中國證券網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近年來,小微企業融資“量增”“面擴”“價降”。人民銀行披露的數據顯示,2022年3月末,我國普惠小微貸款余額為20.8萬億元,為2018年初的2.5倍;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小微經營...
當前,小微企業面臨的困難增多。在金融機構服務小微企業過程中,如何增強敢貸信心、激發愿貸動力、夯實能貸基礎、提升會貸水平?人民銀行從推動長效機制建設入手,明確方向與路徑。
記者5月26日獲悉,人民銀行印發《關于推動建立金融服務小微企業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的通知》(下稱《通知》),聚焦制約金融機構放貸的因素,按照市場化原則,進一步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小微企業不良貸款應核盡核 提升發放貸款的積極性
近年來,小微企業融資“量增”“面擴”“價降”。人民銀行披露的數據顯示,2022年3月末,我國普惠小微貸款余額為20.8萬億元,為2018年初的2.5倍;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小微經營主體5039萬戶,是2018年末的2.2倍。
然而,金融機構在服務小微企業方面仍有短板。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舉例,包括激勵約束機制發揮不充分、內生動力仍有不足、“懼貸”“惜貸”現象仍然存在等。這既與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模式有關,也與小微企業缺抵押、缺擔保、缺信息的經營特點有關。
《通知》明確,要健全容錯安排和風險緩釋機制,增強敢貸信心。《通知》具體提出,各金融機構要探索簡便易行、客觀可量化的盡職免責內部認定標準和流程。《通知》還要求,改進小微企業不良貸款處置方式,優先安排小微企業不良貸款核銷計劃,確保應核盡核。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表示,對小微企業不良貸款應核盡核、加快核銷有兩個方面的好處。從客戶經理角度看,因為隱性成本下降,發放貸款的積極性會相對提升;從銀行角度看,可以更好地消解存量不良資產,降低銀行的整體風險。
曾剛分析稱,銀行核銷不良貸款有較為復雜的過程。小微企業風險相對較高,如果出現的不良貸款難以處置,會抬升小微貸款不良額和不良率,即使監管提升了風險容忍度,從信貸員的角度看,可能依然會承擔較多責任,影響其投放貸款的積極性。
“《通知》對于不良貸款處置的安排,敏銳地捕捉到了小微企業風險高于其他類型主體的特點,以及在實踐中不良貸款核銷問題可能對銀行發放小微企業貸款形成阻礙。”曾剛表示。
降低或取消對小微業務條線利潤等考核要求
為激發愿貸動力,《通知》要求強化正向激勵和評估考核。具體而言,各金融機構要進一步強化績效考核引導,優化評價指標體系,降低或取消對小微業務條線存款、利潤、中間業務等考核要求,適當提高信用貸款、首貸戶等指標權重。將金融服務小微企業情況與分支機構考核掛鉤,作為薪酬激勵、評優評先的主要依據。
曾剛表示,銀行對小微業務的差異化績效考核已經逐步推進,比如大行已經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通專業化管理、專用資金供給等與其他業務形成區別,從銀行角度確保更多的人、財、物資源投入相關領域。
在他看來,《通知》進一步細化績效考核機制,特別是進一步降低對存款、利潤,中間業務等效益方面的考核要求,符合當前銀行讓利實體經濟的要求;《通知》要求適當提高信用貸款、首貸戶等指標權重,意味著業務條線可能會把更多精力和資源用于資產端的拓展。
“這也要求銀行總行將服務小微企業情況與分支機構考核掛鉤,進一步在薪酬激勵方面予以支持。”曾剛表示,在實踐中,部分銀行已經這樣操作。《通知》在全行業層面,對所有機構提出統一要求,有助于更多銀行在考核時對服務小微企業情況賦予更高權重,發揮銀行內部的商業化考核的“指揮棒”作用,有效引導分支機構投入更多資源服務小微企業。
“金融機構基層組織和一線員工是小微金融服務的關鍵一環。”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應進一步明確小微信貸業務職責邊界并優化操作流程,建立起真正有效的盡職免責和容錯糾錯機制。只有這樣,才能減少基層組織和員工服務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顧慮和壓力,變“拒貸”“懼貸”為“愿貸”“敢貸”。
充分運用政策工具 新增信貸資源優先投向小微企業
在夯實能貸基礎方面,《通知》提出做好資金保障和渠道建設。《通知》具體明確,各金融機構要充分運用降準釋放的長期資金、再貸款再貼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提供的資金,將新增信貸資源優先投向小微企業。
曾剛表示,小微企業風險較高,對利息成本的承受能力較低。在企業風險較高的情況下給予低成本信貸資金支持,僅依靠商業銀行自身難以做到。因為商業銀行的資金來源是存款,而存款有一定的回報要求,還要確保其安全性,以維護存款人的利益。因此,銀行服務小微企業要和一些政策性工具相結合,撬動商業性資金更好地發揮作用。
他舉例,在貨幣政策方面,金融機構要充分運用降準釋放的長期資金,運用好普惠金融領域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財政的風險分擔作用也很重要,比如通過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進行風險分散。
曾剛表示,銀行要充分借助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工具,因為這些政策工具具備資金成本更低、風險承受能力更強、期限更長等優勢,可以有效分散風險,更好地撬動商業銀行服務小微企業。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