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8 15:36 | 來源:中國網財經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力捷迅主要產品按治療領域劃分涵蓋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兒科、心血管系統等。
近日,福建省閩東力捷迅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力捷迅”)更新披露招股書,擬登陸創業板,保薦機構為民生證券。
作為一家創新型醫藥制造企業,力捷迅于近幾年獲得了較好的業績。數據顯示,2019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約為3.84億元、3.65億元、4.33億元和2.09億元,歸母凈利潤則分別為3231.58萬元、8730.88萬元、7300.35萬元和3993.40萬元。
但值得關注的是,力捷迅上述業績增長多是由一種產品貢獻,而該產品并非公司的自研產品,其處方及制備工藝技術均來自于合作方,并由公司報告期內以8450萬元的價格購得其技術所有權。
同時,力捷迅報告期初期研發費用相對較低,卻于上市輔導備案的同年突然加大研發費用投入,公司22項發明專利中亦有多項為受讓取得。
核心產品技術所有權源自合作方
力捷迅主要產品按治療領域劃分涵蓋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兒科、心血管系統等。
2019年-2021年,力捷迅上述四大治療領域的相關產品中,僅神經系統相關產品的營業收入保持持續增長,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相關產品營業收入則連年下滑,始終未有改善。
而在神經系統相關產品中,又以胞磷膽堿鈉片對營業收入貢獻最大。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力捷迅神經系統相關產品合計分別創收約2.20億元、2.47億元、3.29億元、1.72億元,胞磷膽堿鈉片單種產品則分別創收1.30億元、1.49億元、2.43億元、1.34億元。
對此,力捷迅在招股書中明確表示,胞磷膽堿鈉片單種產品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3.86%、40.81%、56.23%及 63.96%,公司存在主要產品相對集中的風險。
但值得關注的是,為力捷迅營收增長作出重要貢獻的胞磷膽堿鈉片并非公司自研產品,其處方及制備工藝技術均來自于公司合作方寶諾醫藥。
公開信息顯示,力捷迅于2019年及2020年初采用“自主經營為主、合作經營為輔”的經營模式,以2019年主營業務收入為基礎,公司自主經營及合作經營收入占比分別為53.37%、46.63%。
在上述模式下,胞磷膽堿鈉片為力捷迅與合作方寶諾醫藥合作經營的重要產品之一,合作經營期間該藥品處方及制備工藝技術均屬于寶諾醫藥,力捷迅于2020年7月方以8450萬元的價格獲得胞磷膽堿鈉片藥品技術權利(包括但不限于藥品技術、技術秘密、專利申請權等)。力捷迅表示,自2020年7月22日起,公司擁有合作藥品的全部藥品技術權利,享有合作藥品全部技術成果所有權等知識產權,合作雙方對合作藥品技術權利不存在任何爭議和糾紛。
此外,力捷迅表示,截至招股書發布日,公司王牌產品胞磷膽堿鈉片一致性評價尚處于早期參比制劑解析階段,尚無法明確通過一致性評價的日期。
根據國家相關政策規定,通過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的藥品品種,質量和療效等同原研產品,在醫保支付方面將予以適當支持,醫療機構應優先采購并在臨床中優先選用。
同品種藥品通過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的生產企業達到3家以上的,在藥品集中采購等方面不再選用未通過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的品種。
上市輔導以來研發費用猛增
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力捷迅研發費用金額分別為1251.24 萬元、1037.83 萬元、3184.50 萬元及 1939.08 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26%、2.84%、7.36%及9.26%。
可以看到,2021年、2022年上半年力捷迅研發費用投入顯著高于2019年及2020年,2019年至2021年研發費用合計5473.57萬元,略高于5000萬元。此前曾有傳聞,稱監管層將對創業板“三創四新”標準細化,其中包括創業板擬上市企業要求“三年研發費用5000萬元”。不過,目前這個傳聞并未能獲得證實。
據了解,力捷迅于2021年2月1日與民生證券簽署了輔導協議,五期輔導后,于2022年5月6日結束輔導,其后不久即正式啟動上市進程。
根據招股書,力捷迅研發費用增長主要是因為委外研發費用、職工薪酬、材料投入增長。分項目來看,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公司增加了一個高端藥物制劑研發項目與多個仿制藥研發項目,且大幅增加了部分原有研發項目的投入。
發明專利方面,根據招股書披露,力捷迅現有發明專利共計22項,其中中國境內發明專利18項,PCT國際發明專利4項,其中8項專利為受讓取得。
力捷迅現存創新藥研發項目共兩項,其中一項為1類創新藥富馬酸盧帕替芬膠囊,上述4項PCT國際發明專利即用于該項目,但其中3項國際發明專利和1項同樣用于該項目的發明專利主要由公司以600萬元的價格自福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授權取得。
另一項創新藥研發項目為紅景天苷原料藥及制劑,亦屬1類創新藥,但該項目暫處于研究前準備階段,且將由力捷迅與福州邁諾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發,二者于2021年11月簽署相關合作協議。
此外,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力捷迅專利技術實現的產品收入分別約為1.69億元、1.27億元、1.14億元及3996.48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4.13%、34.99%、26.44%及19.09%。有分析認為,上述數據變化或與公司主營業務的主要來源為胞磷膽堿鈉片,但其技術所有權卻被列為非專利技術部分相關。
對力捷迅IPO進展,中國網財經記者將保持持續關注。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