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9 16:10 | 來源:環球網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賽分科技原有一家全資孫公司,為美國賽分出資成立的“賽分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3月、后于2021年6月注銷,主要生產經營地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蔡倫路...
蘇州賽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研發和生產用于藥物分析檢測和分離純化的液相色譜材料,集研發、生產與全球銷售于一體,為藥企客戶提供全周期色譜分離純化解決方案,目前該公司正在申請上市,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
賽分科技本次上市計劃募集資金8億元,其中有超過30%的部分、金額達2.71億元將被用于補充流動資金。但另一方面,賽分科技目前在沒有任何長短期借款的同時,貨幣資金余額高達3億元以上,占總資產的比例約為30%。募投項目的主體項目為“20萬升/年生物醫藥分離純化用輔料”,招股書披露該項目投資總額為4.15億元,但是根據揚州市邗江區人民政府在2022年12月公開的《關于賽分科技揚州有限公司20萬升/年生物醫藥分離純化用輔料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擬批準情況的公示》,其中公告的的項目總投資額高達5.5億元,這與招股書披露存在明顯差異。
另據招股書披露,賽分科技在2023年上半年的生物大分子層析介質產能利用率為66.25%、硅膠基質填料為81.49%,2022年兩個產品的產能利用率更是分別僅為35%和63.66%,其中生物大分子層析介質的年化產能為2.47萬升。與此同時,《審核問詢函的回復》第347頁披露:“2021年揚州賽分整體工程竣工,并達到預計可使用狀態時,其理論產能已超過環評批復對應投產產線的極限產能”,并以此作為上市募集資金擴大產能的合理性解釋。但實際上可以看出,賽分科技現有的產量規模尚未達到環評批復對應投產產線的極限產能。
《審核問詢函的回復》還披露:“滿產情況下,公司實際產能可達34760L,超過環評批復對應投產產線的產能極限24760L”,這一產能極限數值,與招股書披露的生物大分子層析介質產品2023年年化產能一致,但卻低于2022年生物大分子層析介質產品2.87萬升的產能。與此類似的是《審核問詢函的回復》中披露的工業純化填料產能,2022年為3.15萬升、2023年年化為2.72萬升、降幅不小;而與之對應的層析介質生產設備原值還從2022年的2319萬元增加到2023上半年末的2485萬元,在機器設備增加的同時,產能卻在下降,至于其原因賽分科技并未接受記者采訪。
賽分科技原有一家全資孫公司,為美國賽分出資成立的“賽分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3月、后于2021年6月注銷,主要生產經營地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蔡倫路720弄1號樓615室”,招股書披露這家孫公司“報告期內無實際經營”。巧合的是,公開資料顯示,賽分科技2023年上半年的第五大客戶為“上海詩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2023年4月實施工商變更之前的注冊地址也是“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蔡倫路781號710室”,毗鄰于上海賽分。
不僅如此,上海賽分在2017年年報中登記的聯系電話,與“蘇州滋康醫藥有限公司”申報的2013年年報聯系方式相同,而“蘇州滋康醫藥有限公司”則是賽分科技董事長黃學英的參股公司,也是賽分科技主要股東徐煒政控制的企業,自2009年3月至今擔任著這家公司的執行董事兼總經理。
《審核問詢函的回復》中還詳細披露到:徐煒政與黃學英既是南京大學校友,也是相識多年的朋友;徐煒政主要從事醫藥領域的相關研究和工作,在南京大學學習高分子材料,在美國學習研究藥物化學、有機化學,并在美國醫藥企業工作多年,黃學英博士的專業是分析化學(液相色譜),二人在專業方面有互補性。在此背景下,上海賽分的設立與經營過程中的“蘇州滋康醫藥有限公司”是否有關,以及上海賽分在設立之時是否被“蘇州滋康醫藥有限公司”實際控制,同樣備受市場關注。
公開資料還顯示,“蘇州滋康醫藥有限公司”目前的經營地址為“蘇州工業園區星湖街218號生物納米科技園C11樓”,而賽分科技供應商之一的“利穗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經營地址為“蘇州工業園區星湖街218號生物納米科技園C12樓”,緊臨于“蘇州滋康醫藥有限公司”。
此外,上市公司諾唯贊(688105.SH)是賽分科技的關聯方,賽分科技的董事陳淼此前于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擔任諾唯贊的董事,賽分科技在招股書中也披露了與諾唯贊的關聯交易金額,2022年一般經常性關聯銷售金額為97.93萬元,2021年則為79.1萬元。但是諾唯贊在2022年年報中披露的、向賽分科技進行關聯采購的金額,在2021年為89.38萬元、2022年為110.66萬元,均超過了賽分科技的披露金額。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