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8 14:08 | 來源:長江商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近年來,迪安診斷業績大幅下降。其中,2024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2.18億元,同比下降9.12%;凈利潤7174.68萬元,同比下降84.17%。...
盈利能力大幅下滑,迪安診斷走上“賣子”的道路。
近日,迪安診斷(300244.SZ)公告顯示,公司擬以現金方式向泰格醫藥(300347.SZ)轉讓公司所持觀合醫藥35.83%股權及其他相關股權和財產份額,合計轉讓比例為40.57%,本次交易金額為1.4億元。
需要注意的是,泰格醫藥為迪安診斷董事葉小平實際控制并擔任董事長的企業,根據相關規定,泰格醫藥為公司及蘇州瀛凱的關聯法人,因此本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
近年來,迪安診斷業績大幅下降。其中,2024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2.18億元,同比下降9.12%;凈利潤7174.68萬元,同比下降84.17%。
截至2024年上半年底,迪安診斷應收賬款達85.67億元,占總資產的48.82%,創下2023年第四季度以來新高。
預計帶來4700萬處置收益
一份協議之下,迪安診斷擬將孵化8年的資產出售。
近日,迪安診斷發布公告顯示,公司及公司控股子公司蘇州瀛凱分別與泰格醫藥就觀合醫藥、諸暨觀鶴、諸暨觀荷、諸暨觀合的股權或財產份額轉讓事項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及《財產份額轉讓協議》,協議約定公司及蘇州瀛凱擬以現金方式向泰格醫藥轉讓其直接或間接所持觀合醫藥合計40.5650%股權,轉讓價格合計為人民幣1.4億元。
其中,諸暨觀鶴、諸暨觀荷、諸暨觀合系觀合醫藥的員工持股平臺。具體來看,迪安診斷擬以現金方式向泰格醫藥轉讓公司所持觀合醫藥35.83%股權、諸暨觀鶴5.22%財產份額、諸暨觀荷4.89%財產份額、諸暨觀合2.55%財產份額以及公司控股子公司蘇州瀛凱持有的觀合醫藥3.69%股權。
需要注意的是,公告顯示,泰格醫藥為迪安診斷董事葉小平實際控制并擔任董事長的企業,根據相關規定,泰格醫藥為公司及蘇州瀛凱的關聯法人,因此本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
觀合醫藥于2016年由迪安診斷與泰格醫藥共同孵化設立,是一家專注于臨床研究實驗室服務(簡稱“CRO業務”)的公司,自設立之初就獨立承擔CRO業務并獨立進行會計核算。
泰格醫藥表示,公司出售直接和間接所持觀合醫藥的全部股權,是綜合考慮公司自身情況、經營規劃以及觀合醫藥目前的經營情況等而做出的決定,符合公司的整體規劃和長遠利益。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將進一步完善優化上市公司的業務結構,專注主營業務發展,提高公司資源配置效率,進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
數據顯示,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觀合醫藥營業收入分別為2.11億元和7300.09萬元,凈利潤分別為2792.3萬元和590.82萬元。
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觀合醫藥資產總額達2.85億元,負債總額達4854.58萬元,凈資產達2.37億元。
公告顯示,以6月30日作為評估基準日,觀合醫藥股東全部權益價值評估值為4.02億元。
迪安診斷表示,本次交易的最終定價系在參考觀合醫藥評估值的基礎上,結合1—6月觀合醫藥業績情況以及評估基準日后實施的現金分紅情況,經交易各方友好協商確定,交易定價合理,不存在顯失公允及損害公司利益的情形。
同時,迪安診斷介紹,本次交易將導致公司合并報表范圍發生變化,交易完成后,觀合醫藥不再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本次交易預計為公司帶來4700萬元的處置收益,將對公司2024年凈利潤產生正面影響。
凈利大降逾84%
有意思的是,觀合醫藥曾經是迪安診斷的“寶貝疙瘩”。
2022年10月,迪安診斷曾發布公告稱,根據公司總體戰略布局,結合子公司觀合醫藥的業務發展現狀,公司董事會授權公司管理層啟動分拆觀合醫藥境內上市的前期籌備工作。
彼時,迪安診斷表示,本次分拆觀合醫藥上市,旨在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拓寬子公司的融資渠道,加速其發展并提升經營及財務表現,并進一步優化公司在CRO領域的布局,強化公司CRO業務的市場優勢,實現資本增值,從而提升公司持續盈利能力及核心競爭力。
不過,隨后,迪安診斷分拆觀合醫藥上市再無進一步消息,如今更成了泡影。
迪安診斷此次出售觀合醫藥股權,或許與公司業績不佳相關。
資料顯示,迪安診斷成立于1996年,與不少IVD(體外診斷)、醫療器械公司一樣,走的“先代理,再自研”之路。
2004年,迪安診斷開始轉型布局檢測服務,此后通過自建和收購,擴張成全國性ICL公司。
目前,迪安診斷主要業務涉及醫學診斷服務、診斷技術研發、診斷產品生產及銷售、CRO、司法鑒定、健康管理等領域。
疫情之下,迪安診斷業績猛增。
2019年至2022年,迪安診斷營業收入分別為84.53億元、106.49億元、130.83億元和202.8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33%、25.98%、22.85%和55.03%;凈利潤分別為3.47億元、8.03億元、11.63億元和14.3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63%、131.20%、44.83%和23.33%。
不過,2023年,迪安診斷實現營業收入134.08億元,同比下降33.89%;凈利潤3.07億元,同比下降78.56%。
對此,迪安診斷表示,2023年,由于全國階段性檢測篩查需求消退,公司診斷服務業務收入及凈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明顯。
迪安診斷的業績下滑延續到了2024年,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2.18億元,同比下降9.12%;凈利潤7174.68萬元,同比下降84.17%。
其中,2024年上半年,迪安診斷的診斷服務營業收入達23.62億元,同比下降13.4%;渠道產品營業收入達39.19億元,同比下降4.75%。
需要指出的是,截至2024年上半年底,迪安診斷貨幣資金達17.78億元,同比下降43.94%;短期借款達10.67億元,同比下降22.03%;長期借款達18.94億元,同比下降29.08%,公司賬面現金并不充足。
同期,迪安診斷應收賬款達85.67億元,創下2023年第四季度以來新高;存貨達16億元,創下2022年第四季度以來新高。
其中,迪安診斷2024年上半年底應收賬款占總資產的48.82%。此前,公司應收賬款從2019年的33.30億元,猛增至2022年的99.56億元高點,到2023年期末回落至80.54億元。
這也表示,迪安應收賬款從2024年開始又再度增加。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