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1 09:41 | 來源:北京商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業績承壓的同時,邦彥技術在二級市場上的股價表現也不理想。截至4月10日收盤,公司股價報19.33元/股,低于發行價格28.88元/股。同時,公司最新總市值為29.43億元,較2022年...
上市前凈利穩步增長的邦彥技術(19.450, 0.12, 0.62%)(688132),上市后公司卻出現了業績“變臉”。4月10日,邦彥技術發布的2024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凈利再度虧損,出現兩連虧。值得注意的是,在業績明顯承壓的情況下,公司部分高管、核心技術人員薪酬卻在2024年出現上市后新高,其中實控人、董事長祝國勝年薪突破200萬元。
2024年凈利再度虧損
4月10日,邦彥技術發布的2024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為3.47億元,對應實現歸屬凈利潤約為-3660.52萬元。
據了解,邦彥技術2022年登陸A股市場,公司歸屬凈利潤在上市之前保持增長態勢。但上市當年,公司凈利便出現下滑,并于上市次年同比轉虧。具體來看,在上市前的2020年、2021年,邦彥技術實現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7110.12萬元、7926.84萬元;而在上市后的2022年、2023年,邦彥技術實現歸屬凈利潤則分別約為4111.78萬元、-5225.08萬元。
業績承壓的同時,邦彥技術在二級市場上的股價表現也不理想。截至4月10日收盤,公司股價報19.33元/股,低于發行價格28.88元/股。同時,公司最新總市值為29.43億元,較2022年11月45.47億元的峰值出現大幅縮水。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業績接連走低的情況下,邦彥技術自2022年上市后尚未給公司投資者進行過分紅。公司在2024年年報中表示,因公司以前年度存在虧損待彌補,累計未分配利潤為負值,公司本年度擬不派發現金股利,不送紅股,不以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
祝國勝等核心高管“漲薪”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雖然邦彥技術自上市以來在業績方面的表現并不理想,但公司在支付高管薪酬方面卻毫不吝嗇。2024年,公司部分高管及核心技術人員薪酬水平均創下上市以來的新高。其中,作為邦彥技術實控人,并同時擔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以及核心技術人員,祝國勝全年稅前報酬總額超過200萬元。
年報顯示,祝國勝2024年薪酬為214.09萬元,較其2023年薪酬152.25萬元同比漲超四成。與此同時,祝國勝的胞兄祝國強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其2024年薪酬為159.88萬元,相較2023年的120.12萬元薪酬同比漲超三成。兩人薪酬均在2024年創上市以來新高。
除了祝國強、祝國勝兄弟之外,邦彥技術部分核心高管、核心技術人員也在2024年出現不同程度的漲薪。
具體來看,2024年,邦彥技術董事、副總經理胡霞,董事會秘書兼任財務總監鄒家瑞,副總經理、核心技術人員曾崇,以及核心技術人員鐘華程薪酬分別為112.51萬元、85.25萬元、92.91萬元、58.72萬元;而在2023年,上述四人薪酬分別為100.51萬元、75.16萬元、65.87萬元、56.57萬元。經計算,上述四人全年薪酬漲幅分別約為11.94%、13.42%、41.05%、3.8%。
相比之下,公司核心技術人員中,僅吳球一人2024年出現小幅降薪。年報顯示,吳球2024年薪酬為56.63萬元,略低于其2023年薪酬63.04萬元。
“從企業戰略與管理視角看,一家上市公司凈利潤轉虧,卻同步上調高管和核心技術人員薪酬,這種現象并非一定不合理。但如果漲薪缺乏清晰的績效錨點,缺少對外部投資者的合理解釋,必然會在資本市場造成信任摩擦。真正健康的激勵機制,是短期‘有彈性’、中期‘有約束’、長期‘有共贏’的閉環,而非孤立的薪酬調整。”知名商業顧問、企業戰略專家霍虹屹談道。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9月,作為邦彥技術實控人,祝國勝的離婚事件也備受市場關注。彼時,祝國勝與張嵐協議離婚,并進行了相關財產分割,祝國勝擬將其直接持有的公司4.8%股份分割至張嵐名下。當次權益變動后,祝國勝直接持有20.34%公司股份,張嵐直接持有4.8%公司股份。年報顯示,截至2024年末,祝國勝持有20.34%邦彥技術股份,其胞兄祝國強持有3.3%公司股份,張嵐持有4.8%公司股份。
研發費用同比下降
據了解,邦彥技術是具備完整的特定行業許可及自主核心知識產權的民營軍工企業。目前,公司已建成一個廣東省級艦船信息融合通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一個深圳市級船舶通信技術及應用工程中心,以及一個深圳市網絡與信息安全重點實驗室。
邦彥技術在年報中表示,公司具有較強的產品技術創新能力和技術實力,能為客戶提供優質的解決方案和高性價比的產品,滿足客戶需求。報告期內,公司研發投入7239.46萬元,占銷售收入比重20.87%。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邦彥技術的研發費用同比出現下滑。具體來看,公司2024年研發費用較2023年的8548.4萬元同比下降15.37%。在此之前,公司2021年、2022年的研發費用分別約為5173.23萬元、7571.61萬元。不難看出,公司研發費用在2022年、2023年均實現穩步增長。
“研發費用的減少可能直接削弱公司的技術創新能力和產品競爭力,導致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同時,研發投入的不足也可能延緩新產品的推出速度,影響公司的市場份額和盈利能力。長期來看,研發費用的持續下降還可能對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構成嚴重威脅。”中關村(4.490, 0.01, 0.22%)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袁帥表示。
針對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向邦彥技術方面發去采訪函進行采訪,但截至記者發稿,未收到公司回復。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