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縮水155億,基因大佬汪建從“財富高峰”跌落

    2025-04-23 09:40 | 來源:雷達財經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雷達財經出品文|孟帥 編|深海年過七旬、兩度登頂珠峰的“基因教父”汪建,如今卻在攀登“財富高峰”的道路上“摔了跟頭”。在最新出爐的《2025胡潤全球富豪榜》中,身為華...

    雷達財經出品 文|孟帥 編|深海

    年過七旬、兩度登頂珠峰的“基因教父”汪建,如今卻在攀登“財富高峰”的道路上“摔了跟頭”。

    在最新出爐的《2025胡潤全球富豪榜》中,身為華大集團掌舵者的汪建以155億元的財富再度登榜。然而,相較2023年一度高達310億元的財富,汪建如今的身家縮水了一半。

    這位從湘西走出的少年,憑借永不止步的探索精神,在生命科學領域締造了屬于中國的傳奇。同時,在他的帶領下,華大基因、華大智造兩家公司先后被送至資本市場,他也借此一手打造起了龐大的基因商業帝國。

    盡管汪建曾在地球四極勇攀科研高峰,但如今在公司經營方面,他卻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一方面,華大基因、華大智造的市值較高點均有所縮水;另一方面,這兩家公司去年的業績也難言出色,尤其是盈利指標,兩家公司去年均身陷虧損泥沼。

    “基因教父”汪建,遭遇財富“滑鐵盧”

    胡潤研究院每年發布《胡潤全球富豪榜》后,總是有人歡喜有人憂。當部分人因財富攀升而盡享身家倍增的喜悅時,卻也有不少富豪因遭遇財富“滑鐵盧”而黯然神傷。

    雷達財經了解到,在今年公布的榜單中,財富狀況承壓的富豪不在少數,有多達1260位富豪的財富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更有177位富豪直接跌出榜單。

    今年,被外界譽為“科技狂人”、“基因教父”的汪建,憑借155億元的財富位列總榜第1796名的位次。不過,在深圳這座精英云集的改革開放前沿城市,汪建當前的排名并不算十分靠前,其財富在所有居住地為深圳的富豪中已排在30名開外。

    而與自身過往的高光時刻相比,汪建的財富也有所“退步”。2024年,汪建在《胡潤全球富豪榜》上的財富為230億元。與之相比,汪建的財富在一年時間里縮水了75億元,排名也大幅下滑了705個名次。

    事實上,汪建財富縮水的趨勢在更早之前便已顯現。2022年、2023年,汪建在《胡潤全球富豪榜》上的財富連續兩年保持在310億元的規模。相較這一數字,汪建今年的財富“腰斬”,足足減少了155億元。

    拆解汪建的財富構成,其超過百億的身家離不開華大基因、華大智造兩家上市公司的助力。目前,汪建在兩家上市公司均擔任董事長職務。據華大基因此前發布的財報顯示,公司的控股股東為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汪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17日,華大基因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日收到控股股東出具的《關于對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減持計劃期限屆滿暨實施情況的告知函》,截至3月16日,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上述減持計劃期限屆滿。

    在本次減持計劃實施期間內,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于3月11日至3月14日通過大宗交易方式累計減持公司股份748.83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8008%。

    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本次減持完畢后,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汪建、深圳華大三生園科技有限公司持有公司的股份比例從37.34%減少至35.53%,持股比例變動觸及1%整數倍。

    而據另外一家上市公司華大智造發布的財報顯示,該公司控股股東為深圳華大科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同樣也是汪建。截至去年第三季度末,深圳華大科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西藏華瞻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分別直接持有華大智造36.81%、9.97%的股份。

    另據天眼查顯示,西藏華瞻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由深圳華大科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汪建分別持股99%、1%,而汪建又100%全資控股著深圳華大科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截至4月22日收盤,華大基因、華大智造的股價分別報48.2元/股、79.3元/股,但較各自252.78元/股、148.24元/股(前復權)的股價高點均存在不小的差距。目前,華大基因、華大智造的最新市值分別為200.43億元、330.3億元。

    兩度征服珠峰,一手締造基因商業帝國

    即便已經坐擁百億身家,但年逾古稀的汪建,內心依舊涌動著如少年般勇攀高峰的壯志豪情。

    去年5月21日,汪建帶領華大登山隊從北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不僅刷新了中國登頂珠峰最年長紀錄,同時還帶回了全球首份來自世界之巔的超聲圖與腦電數據。而這其實已是他繼2010年從南坡登頂后,第二次征服珠峰。

    事實上,汪建的探險之旅遠不止于此:他不僅數次奔赴地球“第三極”青藏高原,深潛至地球“第四極”馬里亞納海溝的深邃海底,還完成南極、北極科考壯舉,成為中國首位踏足地球四極開展科研工作的科學家。

    四極貫穿的科研軌跡背后,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精神在汪建身上得到了具象化的體現。而回看過去,汪建的創業之路同樣充滿傳奇色彩。在基因科技的星辰大海里,汪建始終是那個勇毅的領航者。

    1954年,汪建出生于湖南湘西的一個小縣城。因時代變遷,兒時家境優渥的他,曾響應號召下鄉插隊,學業也曾一度中斷。直至70年代,汪建才得以重拾學業。

    汪建曾先后就讀于湖南醫學院(現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醫療系和北京中醫學院(現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系。此后,他遠赴重洋,先后在美國德州大學、愛荷華大學、華盛頓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

    正是這段在美國學習的經歷,讓汪建開始深入接觸基因科技領域,逐漸叩開基因科技的大門。在美留學期間,汪建于1991年主導成立了西雅圖華人生物醫學協會,并與幾位志同道合的同學攜手,共同策劃將“人類基因組計劃”(簡稱“HGP”)引入國內。

    1994年歸國時,汪建行李箱里裝著的不只是自己的行李,更有一份沉甸甸的使命。彼時,懷揣著對基因科技事業的滿腔熱忱,汪建回國創建了吉比愛生物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正式開啟了推動中國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征程。

    1999年9月9日,對于汪建而言,無疑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日子。為了代表中國參與并完成“人類基因組計劃”的1%測序任務,汪建與于軍、楊煥明、劉斯奇四人,在北京空港開發區的一棟舊廠房里,共同創立了北京華大基因研究中心,而這正是華大集團的前身。

    盡管條件艱苦、任務艱巨,但他們懷揣著對基因科技的無限憧憬和為國家爭光的堅定決心,開啟了華大的創業篇章。2000年6月,汪建帶領的團隊不負眾望,代表中國與美國、英國、法國、日本、德國六國科學家共同努力,繪制完成了人類基因組工作框架圖。

    命運總在最不經意的時刻考驗勇者,2003年非典疫情突如其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汪建帶領的華大基因團隊迅速行動起來,他們第一時間破譯了首個四株SARS病毒全基因組序列,并在全球率先研制出SARS診斷試劑盒,為抗擊非典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2007年,汪建又做出了一個重要決策,他帶領團隊南下深圳,創辦了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現更名為“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以及之后的科研、教育與產業體系。南下深圳的戰略轉移,成為了汪建下的一步妙棋。

    在汪建的推動下,華大基因于2017年登陸創業板。彼時,多名唐氏綜合征、腫瘤、成骨不全癥、地中海貧血等疾病患者代表應邀上臺,共同敲響了基因疾病的喪鐘。

    上市四個月后,華大基因的股價從13.64元的發行價一路上漲至250元以上,公司市值隨之突破千億大關,甚至被外界譽為“基因檢測領域的騰訊”,而汪建也因此體會到了財富飆升的滋味。

    雷達財經了解到,作為全球領先的科學技術服務提供商和精準醫療服務運營商,華大基因主要通過基因檢測、質譜檢測、生物信息分析等多組學大數據技術手段,為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醫療機構、社會衛生組織等提供研究服務和精準醫學檢測綜合解決方案。

    而在華大基因上市的前一年,汪建基于此前并購的美國基因測序儀企業CompleteGenomics的核心技術和已有成果,正式成立了華大智造。華大智造的誕生,打破了基因測序儀長期被國外巨頭壟斷的局面。

    2022年9月,隨著華大智造在科創板上市鐘聲的敲響,汪建喜獲人生第二個上市公司,A股也由此迎來生命科技核心工具第一股、國產基因測序設備領域龍頭企業。

    據悉,華大智造主要聚焦于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領域,以儀器設備、試劑耗材等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核心業務,為精準醫療、精準農業和精準健康等行業提供實時、全景、全生命周期的生命數字化設備和系統。

    不過,汪建和他的華大基因商業帝國,也伴有不少爭議。比如,2018年,汪建曾在一場會議中宣稱,公司所有員工不允許有出生缺陷,如果有出生缺陷出現,那就是華大基因七千人的恥辱;公司所有員工必須活到100歲;員工腫瘤發現不得晚于醫院。

    2022年12月,自稱華夏方舟國家基因庫副主任的王德明實名舉報華大基因核酸檢測問題遭毒打。隨后,華大基因發聲明稱,王德明系惡意詆毀,涉事人與華大之間原本是商業糾紛,并有司法判定結果。

    財富縮水背后,兩家上市公司業績均承壓

    盡管曾多次向大自然主動發起挑戰并成功取得相應的科研成果,但在公司經營上汪建當下仍面臨著嚴峻考驗。汪建此番財富縮水的背后,也與其名下兩家上市公司不盡如人意的業績表現密切相關。

    據華大基因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2024年,公司預計實現營收約38億元至40億元。相較于上年同期的43.5億元,預計將出現約8.04%至12.64%的下滑。

    營收倒退的同時,華大基因的盈利指標更是亮起了刺眼的“紅燈”:公司預計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約在7.5億元至9.2億元之間。而將時間線進一步拉長可知,華大基因的凈利潤指標已連續多年呈現惡化態勢。

    2020年,華大基因的歸母凈利潤曾一度創下20.9億元的新高,但此后三年,華大基因的這一指標分別降至14.62億元、8.03億元、0.93億元。到了2024年,公司預計年度歸母凈利潤更是直接由盈轉虧。

    對于公司業績變動的原因,華大基因給出了多方面的解釋。比如,受終端服務/產品價格進一步下降和產品結構調整的影響,公司部分產品毛利率較上年同期下降幅度較大。

    報告期內,公司部分客戶回款周期有所延長,2024年度計提的信用減值損失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因研發費用保持較高的投入,在營業收入規模未實現大幅增長時,對公司凈利潤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公司在行業周期影響下加大了資產投資,但后續業務增長未能完全符合預期,為優化資源配置,公司于報告期內對全球生產中心進行戰略收縮。基于謹慎性原則,公司對相關資產計提了減值準備,導致經營業績出現階段性虧損。

    與此同時,由于近年來公司加大對辦公、研發、生產場所的建設,導致相關折舊攤銷費用較高,同時前述場所建設帶來的整體運營成本有所增加。

    此外,報告期內,公司非經常性損益對公司凈利潤的影響金額約為-2000萬元至3000萬元,主要系報告期內金融工具公允價值、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變動等所致。而上年同期非經常性損益對公司凈利潤的影響金額為16萬元。

    再將目光轉至另外一家公司,華大智造的境況同樣不是十分樂觀。據華大智造發布的業績快報顯示,公司去年斬獲32.1億元的營收,相較于上年的29.11億元實現了10.28%的增長。然而,公司的這一營收規模,仍然不及2021年(39.29億元)、2022年(42.31億元)的同期水平。

    至于凈利潤指標,華大智造去年依舊深陷虧損泥沼。2024年,公司的歸母凈利潤虧損為5.99億元。疊加上年6.07億元的虧損,公司兩年時間的累計虧損已超過12億元。

    對于公司去年交出的這份業績答卷,華大智造指出,公司憑借技術與質量優勢,精準對接科研及臨床客戶對不同通量及應用場景的測序需求,實現基因測序儀銷售裝機量的大幅提升。

    去年第四季度,市場需求及海外銷售環境有所改善,公司迅速調整戰略,加大應用推廣、優化渠道,公司基因測序儀產品及實驗室相關配套設備的銷售提升,共同推動公司營業收入實現增長。

    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費用同比增加約13個百分點,主要系公司營銷策略調整,加大應用推廣和渠道拓展力度所致;報告期內,美元、歐元等外幣匯率波動,導致公司持有外幣貨幣性項目產生匯兌損失同比增加。

    兩度成功征服珠峰的汪建,接下來將如何帶領公司渡過業績難關?雷達財經將持續關注。


    電鰻快報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相關新聞

    信息產業部備案/許可證編號: 京ICP備17002173號-2  電鰻快報2013-2024 www.www.cqjiade.com

      

    電話咨詢

    關于電鰻快報

    關注我們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爱|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看|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精品9E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18国产精品白浆在线观看免费| 97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婷婷成人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黄AA片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左线 | 国产精品宾馆在线精品酒店|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 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电影| 国产丝袜一区二区|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地址49| 亚洲电影日韩精品| av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久99久无码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 99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影音先锋男人资源站在线观看| 2022国产精品不卡a|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 国产亚洲精品拍拍拍拍拍| 色婷婷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99热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8|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中国|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地址99新强| 台湾妹子中文娱乐网| 91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蜜国产精品jk白丝AV网站| 欧美成人精品网站播放|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老狼| 色先锋影音5566| 午夜精品福利视频|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狠狠爱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