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4 13:58 | 來源:北京商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了解,信通電子系一家以電力、通信等特定行業為核心服務目標的工業物聯網智能終端及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報告期內,公司業績接連增長。財務數據顯示,2022—2024年,信通...
過會逾一年后,4月22日,山東信通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通電子”)深市主板IPO提交注冊,公司闖進“注冊關”。本次闖關IPO背后,信通電子報告期內的研發費用率逐年走低,且顯著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均值。另外,公司本次募投項目的合理性方面也存在疑點待解。
研發費用率顯著低于同行
4月22日,信通電子深市主板IPO提交注冊,這也意味著公司IPO進入最后一關。
深交所官網顯示,信通電子IPO于2023年3月2日獲得受理,當年5月18日進入問詢階段。2024年2月2日,公司IPO上會獲得通過。不難看出,在本次提交注冊前,信通電子IPO已排隊逾兩年時間。
據了解,信通電子系一家以電力、通信等特定行業為核心服務目標的工業物聯網智能終端及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報告期內,公司業績接連增長。財務數據顯示,2022—2024年,信通電子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7.82億元、9.31億元、10.05億元;對應實現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1.17億元、1.24億元、1.43億元。
需要指出的是,在業績實現穩步增長的同時,信通電子報告期內的研發費用率逐年走低,且在2022年、2023年均顯著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均值。
具體來看,2022—2024年,信通電子研發費用率分別為8.75%、7.5%、7.06%。而在2022年以及2023年,公司同行業可比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均值分別為16.98%、17.18%。
對此,信通電子在招股書中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率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主要原因系公司位于山東省淄博市,當地平均工資水平相對較低;公司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的產品結構存在差異,研發投入材料費相對較低;公司與可比上市公司研發領域、研發方向等存在一定差異。另外,同行業可比公司上市后利用募集資金加大研發投入。
控制權方面,截至招股書簽署日,李全用直接持有信通電子47.27%的股權,為信通電子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
產能利用率走低卻募資擴產
本次沖擊上市,信通電子擬募集資金約4.75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擬投資于輸電線路立體化巡檢與大數據分析平臺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維?;丶胺站W點建設項目、信通電子研發中心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其中,信通電子表示,為打破產能瓶頸,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輸電線路立體化巡檢與大數據分析平臺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擬擴大生產場地、新增生產及檢測設備,擴大公司產品產能。據悉,公司擬投入該項目的募資金額約2.09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計劃募資擴產背后,信通電子報告期內產能利用率接連走低。招股書顯示,2022—2024年,公司產能利用率分別為100.02%、93.06%、85.37%。
中國投資協會上市公司投資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支培元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從積極角度看,如果公司有明確的市場拓展計劃,比如已經獲得了大型項目的意向訂單,或者對新興市場有充分調研和信心,認為未來市場需求將大幅增長,那么提前募資擴產以滿足潛在需求有一定合理性。然而,若沒有足夠的市場支撐,盲目擴產可能導致產能過剩,增加固定資產折舊、倉儲等成本,降低公司整體運營效率。
信通電子在招股書中表示,結合行業發展趨勢與公司近三年產品銷量情況,預計項目新增產能將完全消化,項目與公司現有的生產經營規模及未來發展規劃總體相符。
與此同時,信通電子本次擬用于補充流動資金的募資金額約1.6億元,投資占比達33.69%。
大手筆募資補流背后,信通電子賬上并不缺錢,公司貨幣資金逐年上漲。財務數據顯示,2022—2024年,公司賬上貨幣資金分別約為2.05億元、2.41億元、3.64億元。
應收賬款逐年走高
值得一提的是,2022—2024年,信通電子的應收賬款出現接連增長。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各期末,信通電子應收賬款及合同資產余額分別為3.92億元、5.82億元和6.75億元,應收賬款壞賬準備及合同資產減值準備金額合計分別為2510.37萬元、4129.17萬元和5742.17萬元,應收賬款及合同資產余額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0.11%、62.51%和67.21%。
其中,報告期各期末,信通電子應收賬款金額分別約為2.92億元、4.04億元、5.04億元,對應占比分別為34.86%、38.27%、38.9%。信通電子表示,2024年末,公司應收賬款余額占營業收入的比例較2023年末有所上升,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部分電力工程項目規模較大,因甲方施工計劃、資金安排調整或處于決算審計等原因,實際回款有所滯后,導致電力工程的應收賬款余額較大;二是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浙江藍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下半年采購金額較大,部分貨款因尚未到期或付款審批較慢等原因尚未收回,應收賬款余額較大。
“應收賬款的增加會占用公司大量資金,影響資金周轉效率。同時,如果應收賬款無法及時收回,可能形成壞賬損失,直接侵蝕公司利潤。”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袁帥表示。
針對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向信通電子方面發去采訪函進行采訪,但截至記者發稿,未收到公司回復。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