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3 08:11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高偉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祺龍海洋及控股股東均存在股權代持,龍璽油服于2023年4月完成代持清理,股權代持和股份轉讓所涉及的歷史股東(含顯名股東和被代持股東)共計162名,...
《電鰻財經》文/高偉
山東祺龍海洋石油鋼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祺龍海洋)北交所IPO有了新進展,3月18日,其披露北交所審核問詢函的回復后,最新狀態為“中止”。此次IPO,祺龍海洋計劃募資總額3.82億元,主要用于土地出讓金、主體建筑及其配套投資、廠房裝修費、設備購置費及安裝工程費、鋪底流動資金。尤為注意的是,據其4月25日披露的2024年年報,該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6348.94萬元,與2023年的7386.80萬元相比,大幅下降185.95%。
《電鰻財經》經調查研究發現,該公司招股書存在很多疑點,其發展持續性備受市場質疑。
無實控人模式待驗證
根據招股書數據顯示,祺龍海洋的直接及間接股東共計184人,其股權結構非常復雜,這種結構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而截至2023年9月,公司的第一大股東依舊是龍璽油服,但其持股比例僅為78.66%,而第二大股東王志明的持股比例則降至2.97%。而龍璽油服現有股東133名,第一大股東王志明持股 15.60%,其余股東持股均不超過5%,股權結構分散且股東間不存在一致行動關系。除龍璽油服外,祺龍海洋另有 52 名自然人股東,持股比例均不超過 5%。
這種沒有實際控制人的股東結構在市場上顯得相當罕見,這種結構可能會使公司在決策時面臨更大的挑戰,但也為外部投資者提供了一種公平的投資機會。此舉不禁讓人思考:在競爭激烈的行業中,祺龍海洋將如何利用這一股東結構,尋求更大的發展?
北交所在問詢時要求祺龍海洋說明,其自然人股東是否均為龍璽油服的股東,股東之間是否存在親屬關系或其他利益關系,是否存在一致行動關系,公司無實際控制人的認定是否準確、合規?另外,結合公司及龍璽油服的公司章程、報告期內董事會及股東大會決議情況、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的提名和選任情況、生產經營決策情況等,說明公司及龍璽油服的內控制度、決策機制等是否能夠保證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祺龍海洋及控股股東均存在股權代持,龍璽油服于2023 年 4 月完成代持清理,股權代持和股份轉讓所涉及的歷史股東(含顯名股東和被代持股東)共計 162 名,祺龍海洋于2023 年 10 月完成代持清理,股權代持和股份轉讓所涉及的歷史股東(含顯名股東和被代持股東)共計 129 名。北交所要求公司說明龍璽油服及公司股權代持形成的背景及清理過程,公司股權是否清晰,是否存在權屬糾紛等。
依賴大客戶中海油
從下游客戶收入情況看,祺龍海洋存在明顯的客戶集中度較高的情形。
2021年和2024年上半年,祺龍海洋來自下游前五大客戶的收入金額分別為1.19億元、2.39億元、1.99億元和1.39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98.80%、99.44%、99.00%和99.96%;期內,公司來自中海油的銷售金額分別為8009.4萬元、1.91億元、1.88億元和1.32億元,占當期營收的66.27%、79.39%、93.44%和94.79%。
最新披露的2024年年報數據顯示,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金額合計2.43億元,年度銷售占比高達99.82%。
北交所也對公司單一客戶依賴風險及客戶合作穩定性提出質疑。
根據招股書,公司的主要產品為海洋鉆井隔水導管,報告期內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 11,986.75 萬元、23,943.16 萬元、19,859.09 萬元和 13,840.05 萬元,第一大客戶為中海油,公司對中海油的銷售收入分別為 8,009.40 萬元、19,079.17 萬元、18,807.52 萬元和 13,167.53 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趨勢,且目前已經遠超90%。
北交所要求公司說明報告期內向中海油銷售收入及占比大幅上升的原因,對中海油集團各期采用招投標、單一來源采購、詢價、商業談判下獲取項目的金額和占比,相關交易的定價原則及公允性,與同行業可比公司是否存在差異。結合海上油氣開發細分行業的市場格局、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客戶集中度情況,說明公司依賴于單一客戶的原因及合理性,單一大客戶依賴是否對公司的經營穩定性構成重大不利影響,公司應對客戶集中風險的主要措施。
在依賴大客戶的同時,公司應收賬款情況還出現了明顯遞增。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分別為4317.20萬元、8715.62萬元、3832.68萬元和8592.80萬元,2022年末賬面余額同比增長101.88%,2022年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8.82%,2022年營業收入增速較快是公司應收賬款余額增長的主要原因;2023年末賬面余額同比下降55.87%,主要系公司在2023年收到貨款較多所致。
2024年年報顯示,公司應收賬款賬面余額高達16499.54萬元,與2023年的3832.68萬元相比暴漲330.5%。
處于IPO“中止”狀態的祺龍海洋如何重啟?其發展的可持續問題該如何解決?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