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9 13:46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電鰻號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從行業發展的宏觀視角審視,這一收購事件也反映出證券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的趨勢。在強者恒強的競爭格局下,大型券商通過并購重組等方式擴張勢力范圍,試圖構建更強大的金融...
????????《電鰻財經》電鰻號 / 文
????????在資本市場的風云變幻中,國信證券豪擲 52 億元收購萬和證券一事猶如一顆巨石投入平靜湖面,激起層層漣漪。此次收購案本應是資源整合、戰略布局的重要一步,卻因收益法估值偏高以及萬和證券未來三年凈利潤預測值超過過去20年之和這一備受質疑的關鍵問題,而籠罩在一片爭議的迷霧之中。
????????根據國信證券在4月30日發布的收購報告書顯示,國信證券擬以發行股份的方式收購萬和證券96.08%的股份,交易對價為51.92億元。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收益法評估結果還是資產基礎法評估結論,萬和證券的評估值都在54億元左右。但實際上,54億元估值對應萬和證券2024年凈利潤的市盈率高達84倍,遠超行業均值。另外據相關媒體報道稱,評估預測的萬和證券2025年至2027年三年的凈利潤之和竟超過萬和證券2005年至2024年二十年的總和。
????????對于國信證券而言,此次收購無疑是一場重大的戰略抉擇。若收購成功,整合后的協同效應若能如預期般順利發揮,那么在業務拓展、市場份額提升、資源優化配置等方面或許能夠收獲頗豐。例如,雙方的客戶資源整合后可以提供更全面、多元化的服務,提升客戶粘性與滿意度;業務線條的融合能夠削減重復成本,提高運營效率,增強在承銷、經紀、資管等核心業務領域的競爭力。但這一切的美好愿景都建立在對萬和證券準確估值以及有效整合的基礎之上。倘若估值過高,可能在收購之初就埋下了商譽減值的隱患,一旦未來萬和證券的業績無法達到預期,巨額的商譽減值將嚴重拖累國信證券的財務報表數據。
????????從行業發展的宏觀視角審視,這一收購事件也反映出證券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的趨勢。在強者恒強的競爭格局下,大型券商通過并購重組等方式擴張勢力范圍,試圖構建更強大的金融帝國。
????????《電鰻財經》將繼續關注后續發展。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