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TAG標簽 "基金"
電鰻財經|8只基金6只“破面” 貝萊德基金出手盡毀太尷尬
據最新統計,截至2月10日,貝萊德基金旗下8只基金產品,有6只已經跌破面值。這一局面,貝萊德基金或許從未想到過。
林妍 · 2023-02-15 09:08
基金
·
8只基金6只“破面” 貝萊德基金出手盡毀太尷尬
據最新統計,截至2月10日,貝萊德基金旗下8只基金產品,有6只已經跌破面值。這一局面,貝萊德基金或許從未想到過。
林妍 · 2023-02-15 09:04
財經
·
電鰻財經|財通基金股基業績成“軟肋” 金梓才陷業績谷底誰敢為其新基買單
據天天基金網數據,近3年,財通基金旗下股基的平均回報率為8.86%,同期同類基金的平均回報率為29.46%,即財通基金的管理股基業績僅為同類基金的三成;近5年,財通基金旗下...
高偉 · 2023-02-15 08:56
基金
·
財通基金股基業績成“軟肋” 金梓才陷業績谷底誰敢為其新基買單
據天天基金網數據,近3年,財通基金旗下股基的平均回報率為8.86%,同期同類基金的平均回報率為29.46%,即財通基金的管理股基業績僅為同類基金的三成;近5年,財通基金旗下股...
高偉 · 2023-02-15 08:51
財經
·
電鰻財經|低落的管理業績與高漲的發行熱情 東方基金新發混合基金有何出路
據天天基金網數據,截至目前,東方基金旗下共有59只混合型基金,超過業內平均每家公司49.12只的水平,在可比的168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49名;基金經理配備的也很多,該公司...
尹秋彤 · 2023-02-15 08:42
基金
·
低落的管理業績與高漲的發行熱情 東方基金新發混合基金有何出路
據天天基金網數據,截至目前,東方基金旗下共有59只混合型基金,超過業內平均每家公司49.12只的水平,在可比的168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49名;基金經理配備的也很多,該公司旗...
尹秋彤 · 2023-02-15 08:37
財經
·
招商基金量化投資部副總監、招商中證白酒基金經理 侯昊
截至2月13日收盤,中證白酒指數當日上漲3.89%,年內漲幅達12.43%。振奮的大漲背后,“大師兄”對白酒板塊后市如何看?最新觀點一睹為快!...
俠名 · 2023-02-14 12:15
基金
·
電鰻財經|近三年管理規模“原地踏步” 中融基金終被老東家“出售”
據天天基金網數據,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融基金的公募管理規模為1107.54億元;而在2020年一季度末,該基金公司公募管理規模為1059.96億元。也就是說,近三年,中融基金...
尹秋彤 · 2023-02-14 09:00
基金
·
近三年管理規模“原地踏步” 中融基金終被老東家“出售”
對于此次購買公募基金牌照,國聯證券在公告中表示,此舉旨在彌補公募基金牌照空缺,把握行業戰略發展機遇,深化財富管理轉型,提升公司綜合金融服務能力。此項收購完成,...
尹秋彤 · 2023-02-14 08:54
財經
·
電鰻財經|屢敗屢戰!上銀基金新基金剛“流產”新年又搞募集
根據合同,該基金成立生效的條件是:3個月內募集到不少于2億元的資金且認購人數不得少于200人。由該基金發行失敗來看,上銀豐和混合在為期3個月的募集期內,并未募集到2...
林妍 · 2023-02-14 08:50
基金
·
屢敗屢戰!上銀基金新基金剛“流產”新年又搞募集
上銀基金近幾年麻煩事不斷:從2019年核心團隊集體出走另起爐灶開始,不僅高層動蕩3年9次高管變動,基金經理青黃不接,二股東多次試圖轉讓股權卻無人接手最終不得不折價出讓...
林妍 · 2023-02-14 08:46
財經
·
電鰻財經|連發三只偏債基金 興業基金權益“大瘸腿”偏債“單腿蹦”能走多遠
《電鰻財經》注意到,2022年四季報顯示,2022年12月28日,有機構申購了興業國企改革3030.59萬份額,占比達到24.38%,成為唯一一名持有基金份額比例達到或超過20%的單一投資...
尹秋彤 · 2023-02-13 09:25
基金
·
連發三只偏債基金 興業基金權益“大瘸腿”偏債“單腿蹦”能走多遠
《電鰻財經》注意到,2022年四季報顯示,2022年12月28日,有機構申購了興業國企改革3030.59萬份額,占比達到24.38%,成為唯一一名持有基金份額比例達到或超過20%的單一投資...
尹秋彤 · 2023-02-13 09:19
財經
·
個人養老金基金“成績單”曝光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年末,養老目標FOFY份額合計規模超過20億元,其中,規模最大的三只是華夏養老2040三年Y、興全安泰積極養老目標五年Y、華夏養老2045三年Y,Y份額規...
俠名 · 2023-02-10 13:40
基金
·
資管圈“懵了”!買“基金”巨虧48萬 銀行被判賠償30萬!代銷機構做錯了啥?
光大銀行明知案涉基金風險超出其風險承受能力卻仍然向其主動推介,其行為違反了誠實信用、勤勉盡責原則和適當性義務,其行為構成欺詐,造成了自己的投資損失。馬女士向一審...
俠名 · 2023-02-10 10:40
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