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科創板交易的"保護限價"要來了!通知透露三大關鍵信息
通知一出,各種認知隨之而來。為什么只在科創板市價交易模式上引入?保護限價到底如何起到保護作用?
科創板上市申請受理企業增至62家
上海將全力支持、全面配合證監會和上交所做好相關工作,著力培育優質上市資源,著力優化法治、科技、人才等金融生態環境,著力打造服務全國科創企業的重要投資平臺。
科創板鯰魚效應顯現 IPO審核周期縮短
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帶來的“鯰魚效應”開始顯現,IPO發審出現審核周期縮短、“堰塞湖”壓力緩解速度進一步加快、審核重點轉向企業信披真實性等新變化。
科創板再添五家受理企業 “故宮口紅”來了!小米又入股了!
華熙生物曾于2008年在港交所主板上市,2017年從港交所退市。同時,另一家擬闖關科創板的方邦電子也來頭不小,小米基金在兩周前剛剛突擊入股。
臺企上市享受同等待遇 19家公司已獲問詢
始終支持臺資企業在大陸上市,希望臺資企業通過在大陸上市,更好地分享大陸發展機遇。臺資企業在科創板上市沒有任何政策障礙,享受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
近百只影子股攀親科創板 誰在捕風捉影
早在今年1月下旬,上市公司兆馳股份就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2017年10月時參投的股權投資基金甲子普,投資項目之一就是科創板后備軍容百新能源。
科創板受理企業薪酬差異大 人均年薪中位數約18萬元
52家科創板受理企業,2018年總計向員工發放現金薪酬90.51億元。以支付給員工的現金薪酬為計算口徑(下同),這些企業開出的薪酬平均數為20.86萬元,中位數則為18.11萬元。
互聯網巨頭“加持” 網絡科技公司扎堆“趕考”科創板
扎根于“互聯網之都”杭州的安恒科技,“因地制宜”瞄準了網絡信息安全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據了解,公司的產品及服務主要涉及應用安全、大數據安全、云安全、物聯網安全、工業控制安全及工業互聯網安全等領域。
八成科創板受理企業獲創投支持 多家知名創投機構現身
隨著科創板受理企業名單持續披露,越來越多的知名創投機構現身,例如紅杉中國、深創投、國科控股、君聯資本、淡馬錫旗下祥峰投資等,其中不少創投機構持股比例超過5%。
發揮科創板優勢 推動資本與創新相結合
科創板設定50萬元的門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市場的流動性,這也是為了進一步優化投資者結構,從而為企業長期研發行為創造一個好的環境。
“淘金”趨理性 影子股熱度消退
截至8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累計披露52家科創板受理企業,其中9家已問詢,分別是科前生物、天奈科技、睿創微納、安翰科技、和艦芯片、容百科技、利元亨、江蘇北人、晶晨股份。
50家企業獲科創板“準考證” 影子股數量擴至107只
6家最新獲得受理的企業分別是:熱景生物、杰普特、瀚川智能、威勝信息、安博通、鉑力特通;擬融資金融分別為2.88億元、9.73億元、4.68億元、6.05億元、2.98億元、7億元。
從投資到孵化 科創板擬上市企業背后的國資身影
除了上海創投,中微公司的國有股東還包括巽新投資、國開創新和浦東新興等。四家股東合計持有中微公司44.89%的股份。在招股說明書中,中微公司表示,根據實際經營管理情況,公司目前的重要決策屬于各方共同參與決策,無實際控制人。
融通基金:經濟數據上修預期或將提振市場情緒
融通基金策略分析師劉安坤總結上周的大漲行情,認為主要原因在于,PMI數據的環比走好,這預示著3月經濟活動數據向好,市場對宏觀經濟數據觸底回升的預期有所升溫,在此推動下,偏周期板塊表現強勢。
科創板承銷保薦費率多在6%~8%
募資額超10億的科創板項目,承銷保薦費率在3%左右。券商做每單科創板項目的保底收入在2500萬~3000萬元,而10億以上的融資項目4%以內的費率基本可以保證保底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