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首只!興華基金旗下債基募集失敗
從前期的準備材料來看,興華基金對興華興盛的募集抱有一定期待,不僅安排了職位較高的基金經理管理,還同時設置了募集上限,并且在后續發行中新增了多個代銷機構。然而,還...
漲勢之下,投資者選擇離場,理性抉擇還是盲目恐慌?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被大量資金認購的股票型ETF也未能延續“吸金”趨勢,開年以來獲資金凈流出近600億元。其中29只股票型ETF遭資金凈流出超10億元,不乏一些年內凈值漲幅超1...
天弘基金上報A500增強ETF,值得買嗎?旗下1000增強ETF規模縮水92%:高收益ETF為何難逃“迷你基”魔咒?
這一現象在ETF市場中并不鮮見,但天弘1000增強ETF的特殊性在于,其歷史業績并非“平庸”——近1年跑贏基準超11%,在同類產品中位列前三。高收益與高縮水并存,揭示出增強型...
科技股短期過熱警報徐徐拉響 基金經理徘徊在“賣飛”與“踏空”邊緣
當產業趨勢與市場情緒共振時,基金經理往往很難在“信仰”與“投資紀律”之間找到平衡。近期,無論是獲利后“賣飛”的基金經理,還是短期“踏空”的基金經理,都面臨著很大...
“存在玩忽職守”!這家知名企業旗下私募被罰
日前,中基協公布多張紀律處分決定書,一家名為上海浪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浪莎”)的私募基金被罰,涉及多項違規。券商中國記者發現,該私募為知名企業“浪莎控股...
風起東方:“中國力量”的價值重估
總的來看,科技突破緩解了產業升級焦慮,地產回暖穩定了經濟預期,關稅應對展現了企業韌性。這三重變化正在重塑資本市場的定價邏輯,去年9月以來,我們可能也明顯在A股市...
超半數純債基開年“雞飛蛋打”
2025年內仍能累積較多漲幅的純債基金,多為去年以久期策略聞名的產品,例如“網紅”債基華泰保興安悅A2024年全年收益率高達17.96%,根據2024年四季報測算,該基金重倉債券...
規模縮水、業績墊底、巨額贖回……金元順安基金如何突圍
規模縮水的背后,是產品業績持續不佳。從2024年業績表現來看,金元順安基金旗下個別產品長期墊底。
昔日“團寵”遭棄 公募重倉股騰挪新路徑曝光
2024年四季度,公募基金對中際旭創幾乎是“砍半”式減持。相較于2024年三季度末,2024年四季度末持有該股的公募基金數量減少至326只,降幅超50%,持股數量減少超8000萬股,...
方正富邦喬培濤: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 增強權益市場內在穩定性
方正富邦中證保險主題指數基金作為市場上唯一一只純正的保險主題指數產品,從滬深市場中選取20只保險行業與參股保險類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保險主題上市公司證...
建信科創綜指ETF首批獲批 科創板投資再添新利器
公開資料顯示,科創綜指從科創板中選取符合條件的全部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樣本,定位于科創板市場綜合指數,主要發揮對科創板市場的整體表征功能。科創綜指的覆蓋面廣、表征性...
2025年投資關鍵詞:“多元資產配置”的含金量正在上升
從產品端來看,2024年,匯豐晉信成立2036一年持有期FOF基金(投向基金的基金)。該產品著眼全球化布局,引入多元資產配置理念,在優選普通公募基金的基礎上,還可投向QDII基...
金元順安新年“不順”:一產品連遭大額贖回,另一產品業績巨虧
金元順安行業精選混合基金的持倉結構呈現出高度集中的特點,其中兩大機構分別持有該基金46.34%和26.43%的份額,合計占比高達72.77%。這種持倉格局意味著,若發生巨額贖回情...
私募管理人、規模、基金數量齊下降,行業優勝劣汰按下“加速鍵”
與此同時,現存私募機構洗牌也在加劇。據中基協披露數據,截至2024年12月末,存續私募基金管理人2.03萬家,管理基金數量14.42萬只,管理基金規模19.91萬億元。其中,私募證...
中歐融恒平衡2024年業績同類第一!藍小康最新復盤與展望來了
作為價值派基金經理的代表之一,中歐基金藍小康擁有超13年投研經驗和超7年公募基金管理經驗,其投資框架兼具“自上而下”的宏觀視野和“自下而上”的個股選擇,擅長在宏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