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融環境(300152,SZ)4月13日晚間披露,公司控股股東徐州豐利科技發展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徐州豐利)于4月10日收到法院傳票,而這是其半個月以來收到的第二份法院傳票。
徐州豐利所涉事由,與其在進行股權質押后,未能履行還款義務有關。記者了解到,目前徐州豐利所持有的科融環境的全部股票已經被司法凍結,其所卷入訴訟的質押股票存在被拍賣或變賣的可能。
在此背景下,科融環境還擬“自掏腰包”2億元在北京和雄安設立子公司。不過,科融環境截至2017年9月30日賬面貨幣資金僅為1.4億元。對此,科融環境表示,將在2018年根據項目實施情況,進行相匹配的融資規模。
大股東所持股份被全部凍結
今年3月9月,科融環境披露公告,徐州豐利所持有的科融環境29.50%的股權已經全部被司法凍結。其中湖北省高院凍結了徐州豐利所持有科融環境1.16億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為55.24%。此外,湖北省高院輪侯凍結其131.54萬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的0.63%;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和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輪侯凍結數均為2.1億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的100%。
經濟學家宋清輝此前向記者表示,一般上市公司的股權被司法凍結,有兩種最重要的原因:一是大股東替他人提供擔保而被要求承擔連帶責任,從而導致股權被凍結,以致最終被拍賣、強行扣劃等;二是大股東為融資需要而將股權質押,但終因經營陷入困境、發生財務危機到期還不上貸款而引發債務糾紛,進而被訴至法院,導致股權被凍結。
記者梳理公告發現,徐州豐利涉及股份凍結,主要與其股權質押有關。早在去年12月7日,長江證券(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江資管)就將徐州豐利訴至了湖北省高院,科融環境的實控人毛鳳麗作為徐州豐利的擔保人亦被起訴,而起訴的緣由則是,徐州豐利無法按照協議要求,對此前質押的股票進行回購。
從今年3月27日及4月10日徐州豐利收到的法院傳票顯示,長城證券以及金元證券相繼對徐州豐利提起了訴訟,要求拍賣徐州豐利所質押的股權還債。
在此之前的2月1日,上述質押給長城證券以及金元證券的股票均已跌破平倉線,然而由于立案調查以及股權被凍結,徐州豐利股份并未被強平。
對此,科融環境表示,若上述質押股權的拍賣或變賣去向具有不確定性,徐州豐利將可能喪失該部分股權,導致持有公司的股權比例可能會降低。
4月15日,記者致電科融環境,但未有人接聽。
公司否認“蹭”熱點
值得注意的是,4月12日晚間,科融環境披露,擬分別斥資1億元自有資金在北京和雄安新區設立子公司。科融環境稱,雄安新區未來巨大發展潛力,且此次設立符合公司主營業務戰略布局。
科融環境表示,此次公告所述對外投資事項預計對公司2018年度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不過此后監管層對公司的問詢,則給科融環境澆了一盆冷水。
深交所在問詢函中提及,此次科融環境在雄安設立子公司是否是“蹭”熱點炒作?科融環境回復表示,公司在雄安設立子公司完全是為公司后期發展做準備,使公司未來有更好的業績,不存在主動迎合市場熱點、炒作公司股價的意圖。
而億元投入對目前科融環境而言并非是一個小數目。據了解,科融環境截至2017年9月30日賬面貨幣資金僅為1.4億元,對此深交所也要求科融環境說明此次擬以自有資金出資的可行性。
科融環境回復稱,截至目前(4月13日),公司現金持有量可以滿足目前生產經營需要,新成立的兩家子公司的注冊資金額,是基于在本地區發展業務需要的基本需求,工商注冊實行認繳制。未來將根據區域內具體項目或業務需要及要求,繳納企業資本金,且將在2018年根據項目實施情況,進行相匹配的融資規模。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