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7 09:43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號外財經》注意到,在跌下來的影視傳媒股中,確實有機構投資者蜂擁而至,狼一樣的眼神鎖定在一只股票上,那就是慈文傳媒。
《號外財經》文/高偉
崔永元曝光的“陰陽合同”及涉稅問題,猶如晴天霹靂炸開了娛樂圈,并且,也深深地影響到A股市場,影視傳媒板塊淪為“重災區”。這個板塊可謂泥沙俱下,但跌下來的個股,又有誰值得投資者抄底呢?
當然,普通投資者已經看花了眼,只能看看機構投資者的一舉一動。《號外財經》注意到,在跌下來的影視傳媒股中,確實有機構投資者蜂擁而至,狼一樣的眼神鎖定在一只股票上,那就是慈文傳媒。
根據慈文傳媒披露,6月3日,包括券商、基金、私募、險資以及QFII在內的各路人馬以電話會議的形式調研了慈文傳媒。值得一提的是,6月3日屬于非工作日,105家機構緊急調研慈文傳媒,這在A股市場上較為少見。最引起記者注意的是,調研機構也對慈文傳媒提出了崔永元曝光藝人“陰陽合同”的問題,公司對此也表達了看法。“這件事本身還待調查結果。長遠來看,對行業應該是正向的影響。”公司在調研中說:“合法繳稅是大家的共識。另外合理繳稅、依法繳稅不會增加公司成本,毛利率也不會因為繳稅受到影響。” 此外,慈文傳媒還表示,公司與藝人簽約都會代扣代繳,與工作室簽約也會約定清楚,如果需要工作室代繳也會把這塊的稅給他們。
Wind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包括慈文傳媒在內,千合資本一共調研了17家上市公司,慈文傳媒是其調研的唯一 一家傳媒行業公司。另外,今年5月以來,千合資本還調研了廣聯達、順鑫農業、我愛我家、三花智控、東方雨虹、燕京啤酒。
除了千合資本外,還有其他一些知名私募機構,比如鴻道投資、鼎薩投資、彬元資本、拾貝投資、從容投資等,而且不乏這些機構的創始人、研究總監等人參與,比如鴻道投資就是其創始人孫建冬參與了本次調研。除了私募機構外,《號外財經》發現,參與調研的還是公募機構,比如嘉實基金、鵬華基金、國投瑞銀、農銀匯理、工銀瑞信、東吳基金等。大多數公募機構在今年一季度末都持有慈文傳媒的股份,而且有的還是重倉,比如嘉實基金旗下有10只持有。
《號外財經》據Wind統計,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慈文傳媒進入了81只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名單內。基金合計持股總量為6104.18萬股,季報持倉增加2443.14萬股,持股占流通股比為26.16%,持股總市值為251614.34萬元。
從基金公司的角度看,嘉實基金不但持該股的基金數量最多,持股規模也最多。數據顯示,共有31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重倉持有慈文傳媒,嘉實基金旗下的10只基金合計持有該股2221.15萬股,季度持倉增加了1566.83萬股,持股市值達到91555.69萬元,占基金凈值比為5.13%,占股票投資市值比為6.12%。而第二大重倉的基金公司,則是融通基金,持股量僅為704.13萬股,持股市值為29024.38萬元,不足嘉實基金的三分之一。
嘉實基金旗下,10只持有慈文傳媒的基金中,8只持有數量超過100萬股,尤其是嘉實策略混合和嘉實成長收益還位列慈文傳媒前十大流通股東,分別居于第三和第五,前者一季度增持14.79萬股至626.56萬股,后者則是在一季度新進,持有506.49萬股。
從二級市場看,慈文傳媒已經跌了足足兩個月,其中4月份深跌18.34%,5月份再度深跌9.39%。進入6月份,該股又受累娛樂圈的“陰陽合同”事件,6月1日、6月2日漲跌幅分別為-1.93%、-6.05%。6月3日,百家機構開始調研慈文傳媒,6月5日、6月6日,該股分別上漲4.13%、2.84%。也就是說,機構調研后的兩天,該股已經累計漲7.08%,王亞偉效應凸顯。當然,最樂的還是嘉實基金,因為,慈文傳媒極有可能成為撬動凈值的最重要股票。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