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人鳥(11.260, 0.74, 7.03%)折翼:跨界轉型求生 股價連挫慘被腰斬
自6月14日開始,貴人鳥股價便接連8個交易日跌停,截至6月28日收盤,貴人鳥仍未止住下滑趨勢。截至當天收盤,總跌幅已達到62%左右,市值蒸發約100億元。
時代周報記者 梁耀丹 發自廣州
自6月14日開始,貴人鳥股價便接連8個交易日跌停,截至6月28日收盤,貴人鳥仍未止住下滑趨勢。截至當天收盤,總跌幅已達到62%左右,市值蒸發約100億元。
而在一些行業分析師與專家看來,盡管貴人鳥的股價受到了整個大盤的影響,但公司經營層面的問題也比較多,這與貴人鳥本身的轉型效果不佳有關。近年來,貴人鳥一直在嘗試跨界轉型,
多位受訪專家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貴人鳥股票連跌有資本方面的因素,歸根到底是這家公司經營面出現了問題。近年來,在業績持續低迷的狀態下,貴人鳥欲通過多元化跨界轉型發展,但效果甚微。
對于股票連續跌停以及多元化轉型等問題,時代周報記者向貴人鳥方面致電并發去采訪函,該公司證券事務代表回復表示,目前公司的經營正常,戰略沒有變化,其他以上市公司的定期報告和臨時公告為準。
股價遭遇接連下挫
6月14日,沽空機構GMT Research發布做空報告,聲稱安踏、特步等16家體育用品上市公司涉嫌欺詐。受此影響,國內晉江系體育用品股股價集體走低。不過,之后多家體育用品上市公司股價回升,但貴人鳥股價卻一直下挫。
截至6月29日,貴人鳥股價略有回升,但從6月14日最高價28.40元/股,到6月29日收盤時的10.52元/股,此間市值已經蒸發過百億元。
為何出現股票連續跌停的情況?當時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貴人鳥大股東股權質押比例較高,在股價連續下跌的情況存在平倉危機,此外,不排除有市場炒客進行爆倉式操盤的可能。
不過,在上游財經專家顧問江瀚看來,貴人鳥股價下跌與經營層面有關,他認為是經營層面出了問題。“主要原因是貴人鳥整體業務發展的嚴重滯后。”江瀚表示。
在此輪暴跌前,貴人鳥的股價就存在諸多質疑。從去年開始,其股價從16.4元左右一路上漲70%以上,直至6月的高位。與此同時,貴人鳥的業績并不可觀。實際上,貴人鳥的凈利潤已經是連續兩年下滑。2016年,貴人鳥實現營業收入22.79億元,同比增長15.7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93億元,同比下降11.81%。2017年,貴人鳥實現營業收入32.52億元,同比增長42.70%;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7億元,同比下降46.25%。
“總體來看,貴人鳥的股價與它近幾年的經營狀況并不相符。”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究其根源,可能與其不重視主營業務相關。近年來,貴人鳥涉足保險、游戲等領域,逐漸把主業丟掉了。”
在業績并沒有實現大幅度增長的同時,貴人鳥頻頻關店,也引發了市場的關注。根據其2017年年報,2017年貴人鳥新開零售終端 503 家,關閉零售終端 879 家,凈關閉376家,相當于全年平均一天關閉一家店。
這股關店潮仍未休止。根據最新發布的一季度報表,貴人鳥新開零售終端78家,關閉零售終端133家,凈關閉55家。
屋漏偏逢連夜雨。6月25日,福建省證監局在官網發布了一則行政處罰決定書,對貴人鳥在擬收購威康健身過程中發生了內幕交易而進行處罰。處罰書顯示,海岳融投資管理中心股東黃浩云作為知情人士,在內幕信息敏感期合計買入貴人鳥38.24萬元,最終虧損9萬元,福建證監局對其處以10萬元罰款。
跨界轉型效果不佳
貴人鳥被處罰背后,是其近年來在業績不振的情況下,不斷進行的跨界收購、多元化轉型的動作。
貴人鳥成立于1987年,誕生于著名“鞋都”福建晉江陳埭。與安踏、特步、361度、匹克、鴻星爾克等眾多風靡一時的運動品牌一樣,貴人鳥也經歷過輝煌時期。不過時過境遷,安踏在與另一大國產品牌李寧的競爭中逐漸贏得優勢,目前已穩坐本土第一把交椅,而處于第二梯隊的特步、361度等品牌也在保持對前者的追趕。雖然貴人鳥沒有像德爾惠、喜得龍等品牌那樣走向沒落,但也面臨隨時掉隊的險境。
2014年,貴人鳥在國內上市。在服裝分析師馬崗看來,貴人鳥從誕生之初到現在從來沒進入第一、第二梯隊,一直處于第三、第四梯隊,在產品以及品牌影響力上與一二梯隊的差距已經非常明顯。“如果不是在國內上市,它可能已經倒閉了。”馬崗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轉型,成為貴人鳥的求生路徑。
“國內體育用品競爭非常激烈,貴人鳥很難在這個領域上有大的突破。它是利用上市的契機,通過資本運作進行多元化的轉型,這是它戰略上的一個整體規劃。”馬崗表示。
從2014年開始,貴人鳥開始轉型升級,提出“以體育服飾用品制造為基礎,多種體育產業形態協調發展的體育產業化集團” 的目標。
2015年初,貴人鳥宣布,公司成為虎撲體育第二大股東。同年7月,又聯合虎撲體育和景林資本成立了動域資本,通過子公司2000萬歐元投資西班牙足球經紀公司The Best Of You Sports,S.A,持有其30.77%的股權。2016年,貴人鳥又先后投資了西班牙足球經紀公司、買下美國籃球裝備品牌AND1在大中華區為期31年的獨家運營權、控股線下零售渠道商杰之行和名鞋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入股星友科技布局互聯網體育游戲。
貴人鳥還試圖將觸角伸向體育保險領域。2016年4月,貴人鳥宣布注冊的享安保險經紀公司,不過該公司在短短8個月后突然被閃電式注銷,原因是貴人鳥的外商控股型企業身份。不過,貴人鳥并不灰心。同年12月,貴人鳥宣布擬與新疆廣匯實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紅豆集團等7家公司共同發起設立安康保險。
此外,貴人鳥也有意進入健身產業。去年3月份,貴人鳥又擬以27億元的高價收購威康健身(威爾士健身母公司)100%股權,不過該交易在當年9月以失敗告終。
至此,貴人鳥初步形成了一個涉及體育用品、電商、零售、保險、游戲等領域的多元化版圖。不過,從目前看來,貴人鳥的轉型措施效果甚微。
江瀚認為,貴人鳥進入到自己并不擅長的領域,導致轉型并不理想。“這些多元化業務之間的關聯度并不大,沒有辦法形成協同效應,反而有可能導致互相制肘,影響其他業務的發展。與此同時,這些業務占用了集團較大一部分資金,對于企業長遠發展來說,這種做法是不理智的。”江瀚向時代周報記者分析稱。
宋清輝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從經營和投資的角度結合分析,貴人鳥跨界弊大于利。近年來,在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產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許多上市公司紛紛通過收購謀求跨界轉型,形成“雙主業”或者“雙主業”的結構模式,上市公司跨界發展的目的一般是為公司開辟新的利潤增長點,同時降低依賴單一業務所帶來的風險。不過目前來看,這些上市公司跨界轉型之后,所形成的發展模式,業績普遍不佳。因此,投資者亦應對跨界轉型的上市公司保持警惕。
此前,有受訪專家亦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國內體育用品企業格局已定,競爭加劇,行業洗牌正在來臨。這將意味著,貴人鳥的轉型道路,遠比想象中要艱難。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