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6 10:14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近期,有銀行推出了一款新型FOF理財產品,主打優勢為“零”費管理,引起業內廣泛關注
近期,有銀行推出了一款新型FOF理財產品,主打優勢為“零”費管理,引起業內廣泛關注。截至目前,FOF市場已形成了四方混戰格局,包括銀行資管、保險資管、券商資管及公募基金在內的機構均已涉足FOF領域。
有FOF基金經理表示,各方機構角逐FOF市場各有優劣。新推的這款產品由于規模不大,具有封閉期且購買門檻較高。因此,不會對其他FOF造成很大沖擊。
銀行系FOF推陳出新
近期,光大銀行(3.900, 0.00, 0.00%)陽光理財微信號上推出了一款新型FOF理財產品,該產品宣傳主題顯示為:““零”費管理!光大銀行首款公募FOF理財產品來了!”
光大資管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非??春肍OF這類產品。FOF既要求有基金優選經驗,又要求有資產配置能力,而銀行在這方面具有優勢。我們內部其實很早就啟動了產品立項,終于在近期推出了,這是水到渠成的結果。同時,FOF其實不是擇時屬性很強的產品,更強調穩健配置,著眼于中長期的復利回報。但不可否認,在不同時點建倉對投資業績會有影響,目前股市處于歷史估值區間底部,不少優質品種被錯殺。債市在7月底8月初以來也持續調整,目前也比2至3個月前更具有投資價值,因此目前是個更適宜布局的時點。”
官方宣傳資料顯示,光大銀行推出的首款公募FOF理財產品“陽光橙優選配置”具備“零”費管理、資產配置能力、優質產品以及FOF產品實盤經驗等四方面優勢。該宣傳資料還顯示,固定收益類資產及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均不超過產品凈資產的80%;產品封閉期為2018年10月18日至2019年1月17日;主要面向高凈值客戶、私人銀行客戶及機構客戶,其中個人投資者起投金額為10萬元;機構投資者起投金額則為100萬元。
北京某基金公司FOF基金經理表示:“該產品實際上并不屬于公募FOF,只是其投資標的為公募基金,但不能定義為公募FOF。此外,該類產品有封閉期及購買門檻,屬于專戶理財產品,并不能與公募FOF相提并論。”
他還解釋,該類產品可以理解為,銀行先以募集資金成立一個理財產品,再以理財產品買公募基金。所謂的“零”費管理也只是少收了銀行這一層的管理費,但基金公司的管理費與托管費依舊要收取。因此,不能說是“零”費管理,只能說僅收取一層管理費。
四方角逐FOF市場
目前,銀行資管、保險資管、券商資管及公募基金均已涉足FOF領域,四方角逐FOF市場。
早在2008年,銀行資管就開始試水FOF,各家銀行推出首款FOF產品,且以激進型FOF為主攻方向。如今,光大銀行又推出了新款FOF理財產品。
在保險資管方面,據華寶證券相關研報顯示,截至2017年底,基金型(即FOF型)保險資管產品共有4只,這4只產品分別屬于太平洋(2.270, 0.00, 0.00%)資管和平安資管。此外,目前生命資管、華泰資管和人保資管也均發行了FOF類資管產品。
從券商資管來看,盡管券商FOF在國內發展已長達十余年,但真正發展起來還是在近兩年。尤其是在監管層鼓勵打破剛兌之時,FOF產品以其穩健的收益開始受到重視。事實上,FOF產品也是各家券商資管的重中之重。
在公募基金方面,2017年首批6只公募FOF拿到發行批文引起了熱議,業內普遍認為此類產品將成為公募基金的發展新方向。時隔半年,第二批3只公募FOF也正式獲批。
如今的FOF市場,已形成“四分天下”格局。今年以來,盡管各個機構均面臨FOF業績與規模不達預期的困境,但業內人士紛紛表示,FOF在市場越低迷時才越好發。
“銀行資管、保險資管及公募基金發行FOF各有其優劣勢。其中,銀行資管具備資金渠道優勢;保險資管的FOF會有較多大類資產配置,但現階段保險投資限制較多,比如很多公司不能投QDII基金;而基金公司FOF的方法策略較多、投研能力較強,且內部FOF會成為一個重要趨勢,內部FOF調研底層子基金效率更高且費用更少。”總部位于華南的某基金公司FOF基金經理表示。
此外,據中國理財網相關信息顯示,“陽光橙優選配置”的收益類型是非保本浮動收益,屬于凈值型產品。上述FOF基金經理認為,該產品規模應該不大,且目前行情下主要配置固收類基金,收益不會很高。因此,該類產品優勢并不突出,對其他投資品種帶來的影響較小。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