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6 09:45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一直謀求“商轉乘”的安徽江淮汽車(4610,-006,-128%)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淮汽車”)在乘用車上屢屢受挫。
利潤下跌超七成
根據日前江淮汽車發布的三季度報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總收入363.31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2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4782.73萬元,較去年同期的2.19億元下跌達78.13%。
與此同時,江淮汽車公布了政府在前三季度的補助金額為10.2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7.39億元。
事實上,江淮汽車去年的銷量就異常慘淡。由于SUV產品銷量下滑的影響,2017年全年江淮汽車銷量均處在下滑狀態,整年共銷售乘用車22.22萬輛,同比下降39.5%,與年初預定的40萬輛目標相去甚遠。其中,SUV車型共銷售12.13萬輛,較2016年減少15.42萬輛,同比下降55.96%。
步入2018年,江淮汽車仍然沒有止住下跌趨勢,據2018年上半年財報,江淮汽車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37.09億元,同比下降6.3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3億元,同比下降52.58%。在銷量上,江淮汽車今年1-6月乘用車共實現銷售9.97萬輛,同比下降11.57%。其中SUV車型繼續下滑,共銷售4.48萬輛,同比下降33.28%。
今年初,江淮汽車同樣定下了乘用車年銷量40萬輛的目標,然而前三季度過后,江淮乘用車累計售出152413輛,僅完成年銷目標的38.1%。另一方面,江淮新能源車今年前三季度累計銷售37767輛,同比增長115.87%,江淮正向新能源市場發力。
SUV漸失主流市場
北京商報記者近日走訪了江淮汽車在京城內的多家4S店,發現多數店內都沒有轎車及SUV車型,在問及原因時,一位銷售負責人表示,江淮的轎車在北京幾乎沒有市場,銷量很差,所以就不賣了。
而對于關注度仍然較高的SUV車型,該負責人表示,“由于江淮的SUV產品競爭力較弱,賣的一直不是很好,現在店里都只賣銷量相對較好的MPV和新能源車型了”。在記者走訪的多家4S店中,只有一家有江淮瑞風S3和S7等SUV車型在售賣,售價在官方指導價的基礎上會有5000元左右的優惠。
北京商報記者在江淮官方網站上看到,目前網站上顯示的燃油車中,轎車車型只有瑞風A60與和悅A30兩款;而SUV也僅有S2、S3、S5和S7等5款車型。
同時,在易車網上記者看到,江淮瑞風A60在北京只有一家4S店有售,但據記者了解到,該店也只能預定該車型,沒有現車出售。而和悅車型則顯示北京沒有經銷商,其中和悅A30顯示已經停售。同樣,在汽車之家網站上,江淮汽車在北京地區線上的售賣情況與易車網相差不多。
汽車專家賈新光表示,江淮的轎車從一開始就沒有做好,多年下來,原本就不多的市場份額也被蠶食殆盡。而SUV產品本來做的還可以,但是近年來沒有抓住SUV市場的發展,也逐漸失去了競爭力。
補貼退坡前景難料
與轎車和SUV車型慘淡的數據相比,江淮在新能源領域的表現更加可圈可點。北京商報記者在4S店內也發現,江淮的純電動車在各家店內都有銷售,其中不乏續航里程在500公里級別的主力車型,并且在國家補貼的基礎上還會有幾千元的優惠政策。
事實上,近兩年,江淮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較為顯著。2016年,江淮汽車純電動乘用車銷量為1.84萬輛,2017年銷量增至2.83萬輛,增幅超過50%。今年前5月,江淮純電動乘用車售出1.82萬輛,同比增長183.95%。乘聯會數據顯示,7月,江淮IEV以5183輛的銷量位居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首位。
不過,新能源汽車補貼逐漸退出市場也成趨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此前曾表示,新能源補貼的退坡,是我國新能源(5.550, -0.04,-0.72%)汽車產業從導入期到成長期之間過渡的必經之路。為了確保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就需要與國外品牌進行正面競爭,解決“后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生存發展問題。
在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受去年四季度銷量基數大、部分地區國六排放標準提前實施以及新能源補貼退坡等因素影響,今年國內汽車行業形勢不容樂觀。在江淮加碼發展新能源的同時,應推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尋找新的盈利點。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