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樓市正面臨十年未有之變局。
據媒體14日報道,房地產服務機構仲量聯行發布最新報告指出,香港長達10年的樓市上升周期正式結束。預計至2019年底,香港住宅樓價將至少下跌15%;如果宏觀經濟面趨弱、股市持續下滑,跌幅可能擴大至25%。
仲量聯行已不是第一家唱空香港樓市的機構。
逾20%跌幅已經出現
上一輪經濟危機,香港房價大幅下滑,跌幅高達70%,崩盤之痛仍然歷歷在目。
此輪降價事實上已經開啟,而25%的跌幅,目前來看或許僅僅是保守預期。因為從目前樓盤的實際成交價的降價幅度來看,香港樓價要達到25%跌幅,可能已經等不到2019年末。
數據顯示,近期已經有藍籌盤出現了高達22%的跌幅。
被視為“香港樓市參考指標”的十大“藍籌屋苑”之一的嘉湖山莊,其房價日前大幅下跌。據中原地產10月發布的報告顯示,在截至10月初的12周內,嘉湖山莊房價已大跌15%。而近日,嘉湖山莊的一套實用面積為442平方英尺的兩房,以456萬港元成交,相比同類型單位的最高成交價,降價幅度已經超過22%。
降價逾20%的嘉湖山莊并非個例。
根據中原地產最新數據顯示,最近兩個月來,降價樓盤最多、降價幅度最大的區域,是新界東;唯一一個樓盤房價全線下跌的區域,也是新界東。此外,在截至10月初的12周內,新界西私人住宅價格也下滑了2.5%,而新界東和新界西居住了香港接近一半的人口。最新一周的數據中,一個月降價幅度超過10%的樓盤,并非少數。
香港的豪宅市場,近期也出現式微跡象。
10月16日,香港地政署公布,香港山頂文輝道12號豪宅地皮因出價未達要求,宣布流標。這是香港山頂昂貴地段少數大型官地,盡管地段優質以及地皮質量尚好,但由于近期樓市降溫,市場對于地皮估值的分歧也較大。
此外,豪宅賣家虧本甩賣的現象也開始出現。
10月22日,沙田九肚山一處房產以1300萬港元的價格成交,賣家持有該房產將近四年,此時成交賬面虧損6萬港元,但算上稅款及傭金支出,虧損約68萬港元,為區內首宗“流血”出售案例。據悉,去年12月,賣家以1820萬港元的價格掛牌出售, 1300萬港元成交價格較最初掛牌價已降低520萬港元,降幅接近30%。
買家違約激增
10月中旬,香港研究協會(Hong Kong Research Association)的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六成受訪者都對香港未來6個月的經濟持悲觀立場,四成受訪者預計房價將下跌。多家機構也對香港房價發出預警。加上藍籌盤跌超兩成,豪宅的吸引力大幅減弱,隨之而來的則是買家違約激增。
數據顯示,從今年初到10月底,香港新房交易中,已發生36起個人買家違約案例, 而2007年全年僅有9起,數量增長了3倍。
香港的新房交易,需要支付5%的定金。今年年內違約樓盤的成交價,從490萬港幣到3980萬港幣不等,這意味著選擇違約的購房者,需要交納25萬至200萬港元的違約金。
富人開始猶豫和退縮,剛需人群則開始恐慌和焦慮,上世紀末房價6年間從高位重挫70%的慘狀仍然歷歷在目,在損失數十萬港元定金和房子變成負資產之間,香港人選擇了前者。
五大跡象顯示樓市回調
摩通亞太研究團隊日前指出,目前有五大跡象顯示香港樓價正在回調。
一是按揭貸款申請宗數大幅減少。金管局最新數據顯示,9月新申請按揭貸款宗數,按月減少55.6%至7977份。摩通引述中原地產數據稱,香港9月按揭申請數量按月降幅創20年來最大。
二是豪宅銷售急劇下滑。數據顯示,香港9月豪宅項目成交量是自2005年以來同期最少。
三是地產代理放假。香港主要代理行之一的美聯物業,重啟無薪假期機制,業績最差的10%員工須離職,其后55%的員工須放無薪假期最少三個月。
四是二手市場“大跌價”。據地產代理成交數據,二手樓開始出現降價,其中九龍灣有房產降價28%成交,也有房產降價17%售出。
五是新盤銷售減少。地產代理數據顯示,截至10月28日,10月份新盤成交金額僅112億港元,撇除假期因素,創16個月以來新低;10月份成交量錄得1130宗,較9月下降近一半。
機構一致看空
在一路下滑的數據面前,機構一致看空香港樓市走勢。
里昂證券此前發布研報表示,經歷了多年上漲后,隨著市場人氣的急劇下降,香港樓價將大幅下跌。香港房地產市場目前正經歷15年來最差的宏觀環境,利率上升、經濟放緩和人民幣貶值正沖擊著香港樓市。
瑞銀此前也發表研究報告稱,香港樓價與宏觀經濟高度相關,過往樓價下跌主要由經濟沖擊引發,該行預期貿易摩擦將令香港GDP增長中期下跌0.5-0.8個百分點。相信香港經濟轉差將令樓市表現脆弱。
野村香港房地產股票分析師則認為,雖然下半年就會看到香港樓價回調,但香港樓價壓力更有可能在2019年才真正反映出來。
耀才證券甚至預期,未來兩年內香港住宅價格跌幅或達40%。
加息為樓市“雪上加霜”
截至今年7月底,香港樓價已連漲27個月,僅上半年的漲幅就達到13%,香港也因此連續八年穩坐“全球房價最難負擔的城市”之首。
但今年8月以來,香港銀行業開始加息,香港樓市開始出現降溫跡象。11月5日,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公開表示,香港樓價由8月開始回落,近月成交量明顯減少,一手及二手成交量合計共跌48%,反映出市場氣氛的冷淡。
隨著年內美國的兩次加息,香港銀行業也開始上調存貸款利率。
今年9月,香港金管局再度跟隨美聯儲加息,上調貼現窗基本利率25個基點至2.50%,這是銀行經貼現窗口向金管局借取隔夜港元流動資金的基準利率。而在香港金管局加息僅數小時之后,香港四大行——匯豐銀行、恒生銀行、中銀香港及渣打銀行齊齊上調港元最優惠貸款利率,此舉為2006年以來的首次,意味著香港超低息環境的終結,也直接導致房地產抵押借貸成本上升,置業人士的供樓負擔將會加重,給香港房地產銷售市場帶來巨大的壓力。
多年來快速上行的房價已經使購房者不堪重負,此輪加息則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市場人士表示,促使買家退縮的原因,不僅有難以負擔的房價,還有對經濟的擔憂。美聯儲將繼續推行貨幣政策正常化,即以繼續加息來收縮過去十余年釋放的流動性,香港大概率將跟隨美聯儲進一步升息。這意味著香港樓市面臨的壓力還將加磅,本地經濟也將受到影響。
目前來看,房價的下行通道剛剛開啟,已經出現了許多跌幅超過20%的成交案例;雖然預期市場并不會出現上一輪經濟危機時高達70%的斷崖式下跌,但未來一年跌幅25%,應該也是一個相對樂觀且保守的預期。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