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1 09:08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18年12月7日,證監會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通報了對3宗案件的處罰決定。
來源|野馬財經
欲望就像潘多拉的魔盒,打開了便再也停不下來。直到最后,傷害了別人,也害了自己。
“反向交易”操縱股價
2018年12月7日,證監會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通報了對3宗案件的處罰決定。
其中,一位名叫“劉堅”的人士,在近三年的時間內,連續操縱了高鴻股份(4.530, 0.00, 0.00%)、西部黃金(15.680, 0.00, 0.00%)等16只股票。如此“效率”,令很多業內游資大佬都咂舌不已。
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注意到,劉堅的“股票操縱”手法可謂簡單粗暴。
起初,劉堅會在9點15分至9點25分的盤前交易時間,以幾百萬甚至千萬級的資金將股價托高5%至10%,抬高盤前價格;接著,在9點25分之前,他將自己的委托單全部撤掉,進而反向操作,大舉拋售此前已經埋伏進入的股票完成套現。
只要資金足夠,可以說任何人都能夠復制這一操作。
對于如此行為,劉堅向證監會辯解稱,自己“買賣委托及交易符合市場交易的規律和邏輯,不存在意圖影響虛擬開盤價、推高股價的主觀想法和行為。”
他還解釋稱,“下單買入系真實意圖,只因后來感覺市場氣氛不如之前想象那般踴躍、股票走勢不理想,就撤銷了委托,并于開盤觀察一段時間后把所持股份全部賣出。”
證監會復核認為,前述理由缺乏相應證據支持,無法令人信服。最終,劉堅被沒收全部非法所得60.97萬元,并處以了同等金額的罰款。
三年操縱16只股票
除了手法的簡單粗暴之外,劉堅的另一個令人“稱奇”之處在于選股邏輯。
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2014年5月20日至2017年1月18日,劉堅操縱16只股票的方式全部是“盤前大單托價,開盤后反向拋售”。
這些股票中,有化工行業的巨化股份(6.960, 0.00, 0.00%)(600160.SH)、龍蟒佰利(12.550, 0.00, 0.00%)(002601.SZ);造紙行業的鴻博股份(6.740, 0.00, 0.00%)(002229.SZ)、冠豪高新(3.810,0.00, 0.00%)(600433.SH);通訊行業的高鴻股份(000851.SZ);汽車零部件概念的萬向錢潮(5.550, 0.00, 0.00%)(000559.SZ)、冠豪高新(600433.SH);還有電子元器件概念的華工科技(11.840, 0.00, 0.00%)(000988.SZ)、歐菲科技(10.230, 0.00, 0.00%)(002456.SZ)、東旭光電(4.900, 0.00, 0.00%)(000413.SZ)等,可謂五花八門。
上海一家私募機構人士向野馬財經(微信公號:ymcj8686)分析,“從這個名單來看,并不能梳理出一個十分清晰的邏輯,有可能是以追熱點為主。比如,劉堅是在2015年7月28日、2016年2月26日分別賣出的鴻博股份、冠豪高新,那么他買入時間應該就在這不久前。而2015年7月,適逢國家對利用再生紙進行生產的企業按其繳納增值稅50%的比例,先繳稅后返還,以減輕企業負擔。造紙概念股出現了一波上漲。”
無論是追熱點還是另有邏輯,從結果來看,劉堅的戰績并不出色。《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近三年時間,劉堅獲利總額僅僅60.97萬元。
不過,前述私募人士認為,不能如此簡單地計算盈虧。2015年股災開始,整個市場賺錢效應都很差,能夠成功割肉、解套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以2016年7月28日,劉堅操縱東旭光電為例。他以2010萬元的資金,將盤前交易均價上拉了近10%,雖然當日最終虧損129.4萬元,但是讓自己的150萬股(約1800萬元)成功逃出。
“他耐心不太好,割肉之后東旭光電很快漲了30%左右”,該私募人士補充到。
A股“奇葩”大有人在
三年時間操縱了16只股票,盈利60萬元,最終還被全部罰沒,不知道劉堅心中有何感想。
當然,A股比這“奇葩”的事情,可謂層出不窮。
同樣是12月7日,被證監會通報的另一宗案件——袁媛參與宗申動力(4.790, 0.00, 0.00%)(001696.SZ)內幕交易案。
袁媛是宗申動力實際控制人左宗申的侄女。
在2017年8月宗申動力收購大江動力期間,袁媛的丈夫何某,也就是左宗申的侄女婿是該次交易的聯系人。
四川證監局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交易期間,袁媛與丈夫通話頻繁,并在消息公布前夕拿出559.19萬元大舉建倉宗申動力。只不過,在大盤疲軟的背景下,一般的資產重組早已不能提振股價,《重組預案》拋出后,宗申動力從當時的7元/股左右,一路下跌至如今的5元/股左右。
袁媛不得已選擇了割肉離場,虧損34.97萬元,還被處以40萬元罰款。
內幕交易反而虧損的案例也不少見。
比如,曾擔任多家上市公司獨立董事,被稱為“最忙獨董”的宋常教授,在進行國發股份(4.100, 0.00, 0.00%)(600538.SH)內幕交易時動用716.36萬元,最終虧損41.26萬元。更有意思的是,他在擔任神霧環保(4.160, 0.00, 0.00%)(300156.SZ)、盛運環保(2.410, 0.00, 0.00%)(300090.SZ)、京能置業(3.920, 0.00, 0.00%)(600791.SH)等公司獨董時,還曾違規交易過這些公司股票,只是都以虧損出局。
身為獨董卻知法犯法,宋常最終除了被罰款外,還被禁入市場十年。(想知道還有哪些獨董參與過內幕交易,歡迎前往微信號野馬財經后臺,回復“獨董”提取相關信息)
更有押錯了注,貪小利而財、義雙失者。
2017年6月,牛散冀曉斌在得知延長化建(4.140, 0.00, 0.00%)(600248.SH)即將注入延長石油的消息后,不惜從ST大控(1.440, 0.00,0.00%)(維權)(600747.SH)、陜鼓動力(6.260, 0.00, 0.00%)(601369.SH)兩只股票中割肉,籌錢330萬元買入延長化建。
延長化建隨后停牌至2018年1月復牌,冀曉斌拋出了手中股票,合計獲利3萬余元。實際上,就在他割肉后的不久,ST大控、陜鼓動力都很快走出了一波高潮,漲幅皆一度超過50%。
除此之外,你還知道二級市場哪些奇葩的內幕交易、操縱股價案件,這些現象又為何屢有發生,歡迎在文末留言。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