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8 09:14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事實上,上市近29年的申華控股近年來經營狀況并不理想,2010年至2017年連續8年扣非凈利潤虧損累計達到2171億元。
楊玲玲、劉頌輝
近日,“老八股”之一的上海申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600653.SH,以下簡稱“申華控股”)公告稱,鑒于目前公司存在少量房地產業務,根據非公開發行的相關政策,公司需進一步處理房地產相關業務,公司申請中止2018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審核,公司將適時申請恢復審核。
事實上,上市近29年的申華控股近年來經營狀況并不理想,2010年至2017年連續8年扣非凈利潤虧損累計達到21.71億元。另外,2017年申華控股虧損金額達5.71億元。2018年前三季度,申華控股凈利潤為-1.07億元。
日前,申華控股公告表示,擬將其持有的廣發銀行1.45%股份轉讓給華晨集團,轉讓價格超過16億元,預計增加公司稅前凈利潤7億~11億元。分析人士指出,轉讓廣發銀行股權的交易,可以讓申華控股2018年的業績實現“翻身”,避免因連續兩年虧損而“披星戴帽”。
針對中止非公開發行股票審核事項以及企業業績發展等問題,《中國經營報》記者致電致函申華控股董秘辦,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公司中止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相關事項以公告披露為準,至于公司接下來是否存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可能,可關注近期即將發布的2018年業績預告。”
負債率攀升 償債壓力凸顯
初創于1986年的申華控股,1990年成為首批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票之一,是著名的“老八股”之一。上市以來,申華控股實際控制人和主營業務多次變更。華晨集團2003年11月成為其控股股東以后,申華控股逐步確立了以汽車消費相關產業為主導的業務格局。
近年來,申華控股的業績表現并不理想。數據顯示,2000年至2017年,申華控股僅2009年和2010年扣非凈利潤為盈利,其他16年均為虧損。同時,自2010年以來,公司扣非凈利潤連續8年為負,累計扣非凈利潤虧損達21億元。
根據交易所相關規定,滬深兩市的主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若連續兩年虧損,將會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若連續三年虧損,將會被暫停上市;若連續四年虧損,將會由交易所作出是否強制終止上市,也就是強制退市的決定。
數據顯示,申華控股2014年全年虧損2.38億元,不過2015年盈利5200多萬元,成功避免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申華控股2015年通過二級市場減持金杯汽車(3.240, 0.00, 0.00%)股票共計3454.14萬股,其中2015年3月、4月和12月減持的數量分別為1473.52萬股、1080.62萬股和900萬股。申華控股2015年因上述減持股份行為實現投資收益約1.78億元,占公司2014年經審計凈利潤-1.8億元絕對值的近100%,且導致其2015年度扭虧為盈。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有關規定,上述資產出售事項應當提交股東大會審議并對外披露,但申華控股未履行股東大會審議程序,也未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直至其披露2015年年度報告時才予以披露。因信披不及時,申華控股還遭到了上交所通報批評。
另外,申華控股2017年年報數據顯示,2017年1~12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8.02億元,同比下降33.6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71億元,同比下降957.01%。虧損金額達5.71億元。
同時,申華控股2018年前三季度季報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其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51.1億元,同比增長39.8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7億元,同比增長63.03%,再度面臨“保殼”大考。
記者還注意到,2015年、2016年、2017年及2018年1~9 月,公司流動比率分別為 0.75、0.87、0.76 及 0.86,速動比率分別為 0.57、0.66、0.53 及 0.59,母公司資產負債率分別為 78.71%、69.71%、71.69%及 78.96%,合并層面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 75.02%、71.62%、75.89%及 76.15%。2016 年以來,公司流動比率及速動比率均處于較低水平,并且資產負債率水平逐年上升,顯示公司償債壓力逐步增加,財務風險有所上升。
對于后續將如何緩解較高的償債壓力和財務風險,記者聯系申華控股董秘辦,相關負責人并未正面回應記者問題。
華晨集團頻頻“輸血”
去年以來,面對經營困境,申華控股多次“斷臂求生”。2018年年中,申華控股就重大資產重組與華晨集團達成初步意向。
據了解,截至目前,華晨集團已支付11億元的首期轉讓價款,同時,廣發銀行 1.45%股份已過戶至華晨集團名下。
不過,在申華控股積極醞釀“保殼”動作的同時,監管的步伐也緊隨其后,上交所要求公司結合自身經營情況、主營業務盈利能力、標的資產質量等,補充披露公司進行本次交易的主要考慮。
同時記者注意到,2018年以來,這并不是申華控股第一次將所持股權轉讓給控股股東華晨集團,以回籠資金。
根據記者查詢梳理,2018年年初,申華控股將全資子公司華安投資持有的華晨東金20%股權協議轉讓給華晨集團,轉讓價格為1000萬元。轉讓完成后,華安投資不再持有華晨東金股權,交易預計影響公司當期凈利潤117萬元左右。同時,公司還將全資子公司華安投資持有的晨達公司50%股權協議轉讓給華晨集團,轉讓價格為140萬元,交易預計影響公司當期凈利潤155萬元左右。
同時,2018年6月1日,申華控股披露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稱,擬向華晨集團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不超過13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擬全部用于償還銀行貸款。彼時,申華控股指出:“與同行業上市公司相比,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較高,存在一定的財務風險。較高的資產負債率水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司未來債務融資空間,因此,本次非公開發行有利于改善公司資本結構,增強財務穩健性,防范財務風險。”
不過,近日申華控股再次發布公告稱,鑒于目前公司存在少量房地產業務,根據非公開發行的相關政策,公司需進一步處理房地產相關業務,經與保薦機構海通證券(10.060, 0.00, 0.00%)股份有限公司討論,公司擬申請中止公司2018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審核。
申華控股中止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審核,是否會對財務狀況帶來影響?接下來,它具體將對房地產相關業務作何處理?針對上述問題,申華控股董秘辦相關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中止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相關情況已在公告中予以說明,根據上市公司信披的相關規定,更詳細的情況暫不方便對媒體披露。”
責任編輯:李鋒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