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3 12:21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節后開年交易第一天,創業板迎來了開門紅,當天創藍籌的代表創業板50指數上漲302%,收盤106014點,為過去30個交易日的最高點,并一舉突破60日均線。
節后開年交易第一天,創業板迎來了開門紅,當天創藍籌的代表創業板50指數上漲3.02%,收盤1060.14點,為過去30個交易日的最高點,并一舉突破60日均線。春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創業板50指數就大漲了3.93%,加上2月12日上漲的1.16%,創藍籌連續三個交易日上漲,漲幅超過8%。創藍籌的開門紅是創業板行情的起點還是會曇花一現?它背后的投資邏輯是什么?華安基金認為,創業板此次行情的啟動具備堅實的基礎,與之前創業板受到壓制的行情相比,其背后的投資邏輯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創業板50ETF值得投資者繼續關注。
首先,商譽減值風險釋放,創業板輕裝上路。截至2019年1月底,98%的創業板公司都披露了業績預報。在業績預計下滑原因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預提了資產減值準備,特別是商譽減值準備。
由于過去并購重組等外延式擴張,創業板累積了大量的商譽。按照會計準則規定,這些商譽每年都要進行減值測試并計提。由于商譽減值計提的壓力比較大,這是壓在創業板身上的一座大山,使得創業板長時間難以翻身。
據統計,2018年創業板商譽減值準備125億元,2019年披露業績預報的公司合計商譽減值準備接近300億元,大大超過2018年的計提規模。由于商譽減值計提規模過大,被稱為“洗大澡”,此后,創業板商譽減值的風險已經被大幅釋放,創業板將輕裝上路。
第二,市場已充分反映業績悲觀預期,投資價值提升。 2018年受宏觀經濟、貿易戰及金融環境的影響,很多企業的盈利情況不及預期。發布2018年業績預報的創業板公司中,有1/3的公司業績預計下滑。其實,創業板市場的表現已經充分反映了大家對于創業板業績的預期。目前,創業板50指數的市盈率29倍左右,處于過去5年的最低區域。
第三,國家產業投資支持促進創業板業績提升。剛剛結束的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于2019年的工作進行了部署。會議指出,我國發展現階段投資需求潛力仍然巨大,要發揮投資關鍵作用,加大制造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而對比之下2018年產業政策關鍵詞則是“破除無效供給”、“淘汰落后產能”等。
可見,2019年政府資金投向將明確轉向,而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物聯網等板塊主要集中在創業板等創新企業中,對于未來創業板業績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支撐。
第四,新一輪的并購重組將發揮重要作用。 2018年開始,我們看到并購重組政策的寬松趨勢。2018年10月,證監會推出“小額快速”并購重組審核機制;配融補流放開,可用于補流或償還債務,且配融上限提升;2018年11月9日,《關于引導規范上市公司融資行為的監管要求》對補充流動性進一步放開,同時增發、配股、非公開發行的時間間隔從18個月縮短為原則上6個月。
定增重組的數量和金額在2018年均出現了反彈。政策放寬對上市公司業績有著正面積極的影響,受2016-2017年外延并購和再融資政策收緊的影響,2018年各行業外延業績占比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2018年外延回暖對上市公司2019年往后的報表貢獻有望提升。
第五,減稅降費,資金面寬松,有利于成長企業。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實施就業優先政策,推動更大規模減稅、更明顯降費,有效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一直是困擾企業成長的難題。在中央的政策支持下,針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問題已針對性地采取了多項措施。在減稅降費、定向寬松等政策的支持下,創業板企業的成長將會煥發活力。
第六,科創板的推出可能會成為創業板的催化劑。科創板首批上市行業將聚焦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和新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生物醫藥、技術服務五大領域,這也為整個創新驅動板塊提供了較強的政策預期。
在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大力推進的背景下,符合國家“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與“增強制造業技術創新”戰略的相關產業的政策預期將會進一步增強。科創板與創業板是互補的關系,科創板將帶動創業板整體估值的提升。
最后,投資性價比高的創藍籌投資風向有望繼續延續。 2018年,以創業板50ETF為代表的創藍籌基金受到投資者追捧,其原因是投資者關注的是業績穩定、估值偏低、未來發展空間好的創藍籌股票,此類股票兼具了價值和成長的特點。這種成熟的投資風格有望在2019年得以延續,投資性價比高的創藍籌將會繼續得到投資者的關注。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