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2 08:22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萬孚生物(300482SZ),體外診斷細分領域領先企業,此前披露了2018年業績快報。報告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收1642億,歸母凈利潤307億,分別同比增長了4334%和4586%。
根據公司的描述,增長主要來自于國內心臟標志物產品、傳染病檢測產品銷售的增加以及國際市場上定量產品的高速增長。
從四季度單季來看,分別實現營收4.89億和歸母凈利潤0.85億,同比增長了25.71%和46.55%。營收增速相比前三季度有所放緩,但歸母凈利潤增速略有提升。
同時,公司此次實現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速也落在了前期預告的中值偏上位置。
第二天,公司股價高開超過3%,但最終收跌0.76%。
減持兇猛
在業績較快增長的同時,公司也面臨著持續、大額的減持壓力,這成為打壓市場信心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2016年6月底剛一滿足解禁條件,當時持有公司5.625%、21.28%股權的廣州百諾泰投資中心和廣州科技金融創新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簡稱“科金控股”)就先后在當年7月和8月拋出了減持計劃。到了2017年年報時,經過多輪減持,兩者的持股已經分別下降到了3.32%和20.09%。
2018年5月,萬孚生物新發的減持預披露公告顯示科金控股計劃在未來三個月減持1%;緊接著,剛完成這一輪的減持,科金控股又在8月宣布計劃在未來6個月內減持1.69%。
這還沒完,到了2018年年底,廣州百諾泰投資中心也又一次宣布了減持,計劃在未來三個月內通過大宗或集中競價減持不超過總股本的1.88%。
伴隨著減持壓力以及市場的不景氣,萬孚生物的股價在2018年全年下跌了37.30%。基于此,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在2018年10月底提議回購不低于3,000萬元,不超過10,000萬元的公司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該回購計劃遭到了交易所的問詢,原因是公司遲遲沒有召開董事會或股東大會審議該回購事項,需要公司說明是否存在炒作股價的嫌疑。
在隨后萬孚生物的回復中,公司稱由于在提議回購后,證監會和交易所發布了關于回購新的政策法規,延后了公司的回購進程。目前,公司正在研究回購的具體方案。
業績增長快,貿易類業務拖累整體毛利率
萬孚生物成立于1992年,主營業務為生物醫藥體外診斷(IVD)行業中的POCT(快速診斷檢測)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針對傳染病、妊娠、毒品、心血管以及腫瘤等業務。
相對于一般的體外診斷技術,POCT具有檢測時間短、檢測空間不受限以及操作較為簡便等特點,因此很好滿足了社區門診、衛生院、醫院重癥病房以及疾控中心等渠道的需求。
2015年上市以來,公司的營收從4.29億上升到了2018年的16.42億,歸母凈利潤則從1.25億上升到了3.07億,復合增速分別達到了56.42%和34.92%。
從具體業務構成來看,公司貿易類業務從上市時的幾乎一片空白上升到了2018年中期占營收的28.71%,貢獻了公司很大部分的收入增長。
與此同時,慢性病檢測的營收占比也有所上升,從2015年的17.72%上升到了2018年中報時的22.97%。
除此之外,傳染病檢測、毒品檢測、妊娠及優生優育檢測業務雖然絕對額有所增長,但營收占比都有較為明顯的下降。
由下圖可以看到,公司慢性病檢測業務的毛利率始終最高,超過85%且保持相對穩定。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貿易類產品由于業務屬性的原因毛利率只有不到40%。由于貿易類產品貢獻了公司這些年很大部分的收入增長,進而拉低了公司整體的毛利率水平,由2015年的66.77%下降到了2018年三季度的60.64%,同時也使得公司同期的凈利潤率由29.23%下降到了21.02%。
投資收購導致商譽上升
除了業績的內生增長,公司自2016年以來進行了頻繁的收購與投資。
梳理公司的相關公告,可以發現這些投資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通過投資獲取了產品的銷售渠道,有利于提升公司產品的占有率;第二類則是通過投資,特別是對海外企業的投資,獲取了新技術或者成立了以新技術為基礎的中國業務平臺。
然而,頻繁收購的副作用是公司賬面上的商譽金額從2016年約654萬上升到了2018年三季度的1.54億,未來若發生收購標的業績不及預期或者預期產生現金流的能力下降,可能會產生減值風險。
與此同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也從2015年的12.26%上升到了2017年的29.79%。不過,由于公司在2018年完成了增發募資約7.2億,使得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再一次下降到了2018年三季度的18.30%。
市場競爭格局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RNCOS此前報告中的數據,預計2018年我國的POCT市場規模約為14.3億美金,主要增長動力來自于基層衛生建設對POCT產品需求的提升以及高毛利定量產品使用的增多。即便保持一定的整體增速,POCT產品當前并不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從競爭格局來看,根據西南證券整理的數據,國內POCT市場主要由國際巨頭羅氏、雅培以及強生三家主導,合計占據了近半的市場份額。未來萬孚生物若要維持持續的高速增長,或許需要在內生增長的同時從國際企業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
國內來看,緊隨著萬孚生物于2015年的上市,主要競爭對手基蛋生物(603387.SH)以及明德生物(002932.SZ)也相繼于2017年和2018年完成了上市,這可能也會提高市場的競爭程度。
未來,面對產品銷售基數的上升以及較為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萬孚生物能否維持過去的高增長?(CJT)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