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2 08:27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侯建芳的實質性違約與2018年生豬市場不景氣緊密相關。事實上,在眾多影響因素中,豬肉售價與飼料價格波動是盈利的決定性因素,有業內人士分析稱,我國生豬養殖企業主要風險來自于豬肉
21世紀經濟報道 陳紅霞,夏文怡 武漢報道
侯建芳的實質性違約與2018年生豬市場不景氣緊密相關。事實上,在眾多影響因素中,豬肉售價與飼料價格波動是盈利的決定性因素,有業內人士分析稱,我國生豬養殖企業主要風險來自于豬肉售價與飼料價格波動。
2月20日,中金公司在上交所網站發布關于全資子公司中投證券涉訴的公告稱,中投證券已將上市公司雛鷹農牧董事長侯建芳及其配偶(下稱“本次訴訟”)告上法庭。目前,本次訴訟已由廣東省高院受理,涉案訴訟標的金額5.78億元。
根據上述公告顯示,“中投證券融通資本股票質押4號定向資產管理計劃”(下稱“定向資管計劃”)根據委托人指令,于2017年6月與融資人侯建芳開展了股票質押回購交易。后因融資人出現違約情形,未按規定贖回或提供補充質押,因而有了本次訴訟。
2018年業績公告顯示,雛鷹農牧2018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9億元至-33億元。-視覺中國
安理律師事務所丁建亮律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雛鷹農牧2019年2月21日收盤價為2.11元/股,暫按司法實踐拍賣價格最低64%折扣估算,雛鷹農牧可能約有13%股份因本案最終司法拍賣而易主,屆時其股權結構甚至不排除控股權發生變化,這勢必將極大地影響雛鷹農牧的經營及管理。”
償債危機
侯建芳是雛鷹農牧的第一大股東、董事長,共持有雛鷹農牧40.2%的股權,但截至目前股權已全部被凍結,累計12.6億股。
“倘若最終雛鷹農牧確因其上述違約控股權旁落,也是侯建芳理應承擔的不利法律后果。”丁建亮表示,從法律的角度,本案中侯建芳違約事實明顯,包括中投證券在內的債權人有權基于合同約定以及相關法律規定等主張權利。
對于本次訴訟未來可能的發展趨勢,丁建亮表示:“盡管本案的標的額較大,但案情并不復雜,且中投證券為質權人享有優先受償權,因此通過判決方式中投證券取得對其完全有利裁判的可能性較大。不過,本案最大障礙可能發生在執行程序中,難度極大,周期或因此延長。”
侯建芳的實質性違約與2018年生豬市場不景氣緊密相關。事實上,在眾多影響因素中,豬肉售價與飼料價格波動是盈利的決定性因素,有業內人士分析稱,我國生豬養殖企業主要風險來自于豬肉售價與飼料價格波動。
資料顯示,1988年,侯建芳創辦了雛鷹農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9月15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總市值超過70億元人民幣,被業界譽為“中國養豬第一股”。上市后的雛鷹農牧,為了提高產業收入,不再限于單一的養豬、養雞生意,而開始了全產業鏈的發展。
在產業鏈上游,雛鷹農牧設立了糧食貿易子公司,不僅保證了飼料原料的來源穩定,還利用貿易價差帶來盈利。在產業鏈下游屠宰,公司自2012年起開始創立品牌對外拓寬銷售渠道,雛牧香、三門峽、藏香豬等品牌在連續三年虧損后終于迎來了拐點。2016年,開封雛鷹及三門峽生態黑豬分別盈利1568萬元和1601萬元,同比增長72%和229%。
不過,此后雛鷹農牧業績開始反轉,進而陷入債務違約泥潭。為了應對豬價下行壓力,公司開始增發債券。資料顯示,雛鷹農牧曾連續以7%左右的高額票息進行債券融資,在2016年后共發行53億元的債券,且期限較短。2018年以來,雛鷹農牧用大量的短期債務置換了長期債務,導致公司短期債務滾動的難度大增。
除了已經違約的5億元短期債、18雛鷹農牧SCP002債券10億元外,公司此前發行的3只債券,合計20.38億元,將先后于2019年上半年到期。
市場曾傳言,雛鷹農牧債券違約既是由于“豬周期”疊加“非洲瘟疫”帶來的銷售收入和利潤的下滑,也是因為之前對外提供12億元財務資助被懷疑財務造假造成的信用危機。根據雛鷹農牧此前披露的信息,截至2018年9月30日,雛鷹農牧及子公司為合作社提供財務資助余額合計約11.99億元,占2017年度經審計凈資產的24.15%。
2019年1月30日,雛鷹農牧公布了2018年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公告顯示,2018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9億元至-33億元,公司表示本年度業績出現大額虧損系資金緊張,飼料供應不及時,生豬養殖死亡率高于預期。
負債率高企
上市8年,雛鷹農牧成功實現了主營業務收入從6.83億元到56.98億元的增長。2016年凈利潤更是高達8.69億,創下了公司凈利潤的歷史最高值。同年,在胡潤富豪排行榜上,雛鷹農牧董事長侯建芳以85億的財富位居河南富豪榜第四位。
但在雛鷹農牧的收入和利潤高速增長的背后,資產負債率也在不斷攀升。上市之初,公司總負債僅為2.28億元。時隔兩年,公司2012年總負債就到達了22.70億元,增長了10倍,資產負債率也達到50.80%。
然而,2012年50.80%的資產負債率僅僅是一個開端。從此之后,總負債的金額就保持著高速增長。2015年以前總負債最高值為54.70億元,而到了2016年總負債高達101.27億元。據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總資產為228.60億元,總負債為164.16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71.81%。
而高負債率的背后,是雛鷹農牧不斷投入大量資產用于搭建豬舍。在2015年以前,雛鷹農牧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合計為41.8億,當時雛鷹農牧總資產不過72.4億。投入搭建豬舍的資金占比高達57.7%,而投入養豬的成本只有5億。
用40億建豬舍,拿5億養豬,這一舍本逐末的做法在2015年有了變化。2015年年報顯示,公司對原有“雛鷹模式”進行優化升級,由合作方負責養殖場建設、設備投資等,公司負責養殖場的土地租賃、合規性手續辦理,農戶主要負責單個豬舍的精細化管理。
按公司的說法,對原有“雛鷹模式”進行優化升級,將大幅減少公司固定資產投入,使公司回歸輕資產運營模式。但實際上,截至2018年9月30日,雛鷹農牧仍然為合作方墊付了近12億元的豬舍建設款。
對于公司未來發展,日前,侯建芳在官網發布公開信稱,公司雛鷹農牧債務逾期、股權凍結、資產查封、利潤巨降,公司發展面臨重重難關。為解決上述問題,公司將調整發展戰略,優化內部結構,共克時艱。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