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6 03:44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保險]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通過銀行渠道想購買理財產品,而最終被業務員勸說買成保險類產品的用戶并不在少數,并且在這些用戶群體中,老年人所占比例較大
近日,用戶李先生告知《投資者網》,自己曾遭遇過“家中老年人被業務員忽悠,一份存單變成了保單”的事情,家人四年內持續以每年一萬的金額進行繳納費用后,才知道這其實是一份需要二十年分期返還的保單,在維權與申訴中,監管部門要求自己提供相應錄音等有效證據,最后,李先生發現合同有重大漏洞,經過多方周折,才得以將四年來繳納的本金退回,而事實上,更多類似情況的用戶目前仍無法找到解決方案。令人不解的是,這樣一份有重大漏洞的合同正常履約達四年卻從未被查出問題,研究員整理發現,在“欺騙投保人”的問題上,從2013年起,合眾人壽多個分公司便收到過來自保監會的罰單,直到2019年,其北京電銷中心仍因為銷售過程中存在欺詐行為,被點名罰款。存單變保單
據投資者網研究員了解到,通過銀行渠道想購買理財產品,而最終被業務員勸說買成保險類產品的用戶并不在少數,并且在這些用戶群體中,老年人所占比例較大,由于保險產品條款復雜,老人又難以在短時間內區分兩者的差異,遇到“不靠譜”的業務員,發生誤解購買的可能性也就增大了。
李先生表示,大約四年前,家中老人前往銀行想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一位工作人員向其熱情介紹了一款利息比其它產品高的“理財產品”,利率在百分之五左右,由于家中老人并不知道這款“產品”和其它銀行理財產品有何不同,在利息高低對比之下,便選擇了該款產品,李先生全家四年來都以為,該合同應該是如業務員當時所說,該理財產品是五年到期后連本帶息直接取回,因此也就按照要求,以每年一萬的數額繳費了四年,而直到2018年中旬,因家中遇到其它存單的類似情況,才意識到該產品可能也有問題,最終,李先生發現這其實是一款合眾人壽的分紅險,李先生表示,詳細了解后才知道,該分紅險并不是當初業務員所稱的五年后直接返還本息,而是要分二十年慢慢返還。
研究員獲悉,與合眾人壽有業務往來的合作銀行有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交通銀行,《投資者網》實地進行了訪問,銀行中確實存在業務員推銷保險產品的情況,業務員主要會推銷銀行自身的理財產品以及合作的保險產品,而保險產品主要是分紅險和萬能險,在產品介紹中,保險產品的高利率讓人心動,但如果用戶沒有區分清楚該保險的繳納方式以及到期取現方式,確實容易進行誤解購買。
合規存疑
李先生的合同所存最大的問題,是被投保人并不知情,也并不同意,李先生表示,合同中的信息大多都是業務員直接填寫的,而且在自己作為被保人但對該保單并不知情的情況下,該保單由母親代為簽了字,并“生效”履約達四年之久。對于這類被投保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合同是否生效的問題,《投資者網》詢問了著名法律維權學者、中國政法大學黃開堂博士,黃博士表示,這種類型的合同屬于效力待定合同,因為李先生作為一個具備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家中老人并沒有代理權,沒有受到他的委托,依他的名義簽訂的合同,若想生效,應當得到他的追認,如果他追認,承認這個合同,這就是一個有效的合同,如果他不追認,不承認該合同的話,那就是一個無效的合同。
對于合眾人壽為何從未發現合同有異常的問題,《投資者網》發送了調研函至合眾人壽進行核實,截至2月22日,暫未收到回復。
事實上,合眾人壽在該問題上已經屢次收到了來自監管部門的罰單,2019年2月15日,合眾人壽北京電話銷售中心在電話銷售過程中存在詐騙投保人的行為,被北京監管局罰款30萬元;2018年年初,合眾人壽北京分公司因“欺騙投保人”被北京監管局罰款40萬元;2017年5月,寧夏分公司同樣因“欺騙投保人”被罰款20萬,同年3月,遼寧本溪公司也曾因相同原因被遼寧保監局罰款5萬。
為何公司總是在相同原因上“跌倒”?
業內人士告訴《投資者網》,有一些保險業務員的確是會通過模糊關鍵信息以達到順利售賣保險的目的,由于保險合同的條款復雜且繁多,人們通常無法在短時間內自行判斷,只能依賴業務員的講解,如果碰到不專業的業務員,很容易造成誤解。
在這次的事件中,李先生表示,雖然此次自己成功拿回了本金,但是出于各種不同的原因,更多情況相似的用戶并沒有成功拿回錯誤投保的錢,李先生表示:“我并不是在否認那些好的保險產品,但我認為銷售的手段需要誠實”。
業績起伏背后
合眾人壽于2005年注冊成立,后經多次增資,注冊資本從3億元增長為42.82億元,最大股東方為中發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同時也有小部分外資背景,太陽生命保險株式會社擁有其3.307%的的股權。根據其2017年年報顯示,其原保險保費收入排名前五的產品的主要銷售渠道為個險和銀代,合眾安盈一生年金保險(分紅型)以36億元的總保費位居榜首。
公司的盈利能力較為穩定,除了成立前期有虧損之外,自2009年起,除了2011年為-8.99億元以外,其它多年均實現了盈利狀態,而截至當下,合眾人壽2018年的盈利數據并不喜人,根據公司公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四季度末凈利潤為-6.6億元,該數據較三季度末的-2.19億元虧損擴大,相比之下,2017年全年凈利潤為1.02億元,2016年為1.49億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