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8 10:27 | 來源:號外財經 | 作者:向炎濤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科創板或將迎來巨無霸央企。3月25日,港股公司中國鐵路通信信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通號”)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及監事會決議批準了建議A股發行的進一步方案及相關事項的議案,擬募集資金約105億元人民幣,股票上市地點為上交所科創板。 受此消息影響,3月26日開
科創板或將迎來巨無霸央企。3月25日,港股公司中國鐵路通信信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通號”)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及監事會決議批準了建議A股發行的進一步方案及相關事項的議案,擬募集資金約105億元人民幣,股票上市地點為上交所科創板。
受此消息影響,3月26日開盤后,中國通號股票大漲,最高漲幅一度達到15.11%,收盤報收6.62港元/股,當日漲幅為2.16%,總市值為581.9億港元。A股公司首創股份當日收盤后也在互動平臺回復投資者提問時稱,公司持有中國通號部分股份。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今年以來京滬高鐵宣布上市、中鐵特貨進行股份轉讓鋪路IPO,中國通號擬登陸科創板,意味著中國高鐵產業鏈正全面走向資本市場。
中國通號擬募資105億元
公告顯示,中國通號建議發行A股規模不超過21.97億股,不超過本次發行完成后公司總股本的20%。在扣除發行費用后,A股發行擬募集資金預計共約人民幣105億元,募集資金將投資于先進及智能技術研發及制造基地項目、信息化建設項目及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資料顯示,中國通號控股股東是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持股比例為96.82%。在公司股東名單中,還包括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及中金佳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其中,控股股東中國通號集團為國務院國資委100%持股。
根據中國通號官網介紹,中國通號(集團)是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管的大型央企,擁有軌道交通控制系統設計研發、設備制造及工程服務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是中國軌道交通控制系統設備制式、技術標準及產品標準的歸口單位。公司2015年登陸港交所,現有20余家二級集團和子公司。
作為高鐵產業鏈企業,中國通號先后參與了我國京津城際、京滬高鐵、武廣高鐵、哈大高鐵、蘭新高鐵等國內全部重大高鐵項目建設。在時速300公里以上高鐵中,中國通號核心設備市場占有率超過93%。
中國通號2018年半年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集團實現收入人民幣188.44億元,實現毛利人民幣40.91億元,實現凈利潤人民幣20.68億元。
光大證券研報指出,未來三年,客運方面,高鐵、城軌地鐵進入通車高峰,鐵路設備需求穩健增加;貨運方面,“公轉鐵”政策確立,鐵總實施三年貨運增量行動,貨運相關設備招標將大幅增長。預計公司2018年-2020年收入分別實現人民幣406億元、475.3億元、542.9億元,凈利潤分別實現人民幣38.9億元、46.6億元、55.3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中國通號募資105億元是目前公開披露擬在科創板上市的公司中募資金額最高的一筆。
3月22日,上交所披露9家科創板受理企業,合計融資規模為109.88億元。有券商研究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105億元有點嚇人,市場未必能夠消化。”
高鐵產業鏈全面走向資本市場
近年來,鐵路資產證券化已經成為鐵路改革重點推進的工作,在2017年國家發改委等四部門發布的《鐵路“十三五”發展規劃》中曾明確提出,要研究推動東部地區有穩定現金流、資產質量優良的高速鐵路企業資產證券化和優質資產股改上市等相關工作。
今年2月26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督局網站披露了關于京滬高鐵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輔導基本情況表,中信建投證券已于2018年10月份與京滬高鐵簽訂了上市輔導協議。
2月14日,中國鐵路總公司下屬中鐵特貨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了15%股權,被業內視為為IPO鋪路。
如今,作為高鐵產業鏈企業的中國通號擬登陸科創板上市,在市場人士看來,這意味著中國高鐵產業鏈企業正全面走向資本市場。
“高鐵客運量占鐵路客運比重逐年提升,而中國高鐵在技術上有著核心優勢,產業鏈相關企業資產證券化有著較大價值空間。同時,無論是建設高鐵還是鐵路配套技術研發,成本都非常高,登陸資本市場能一定程度緩解企業融資壓力。”一位資深市場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