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7 08:22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電鰻快報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相較于其他連鎖企業對產品品類的單一關注,華致酒行更多聚焦在如何與上游酒企共同延伸挖掘市場需求,實現與名酒共舞
近年來,中國名酒市場方興未艾,知名酒企呈現強勢復蘇之勢,酒業流通市場作為酒行業整體供應鏈的重要環節,同樣迎來新一輪的爆發成長期。4月17日晚,華致酒行連鎖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300755,以下簡稱:華致酒行)發布2018年度業績公告,作為酒業流通第一股交出了上市后的第一份“成績單”。
公告顯示,2018年華致酒行實現營業收入27.21億元,同比增長13.0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2.25億元,同比增幅在10.94%。2018年末,華致酒行總資產為26.73億元,比期初增長35.13%,整體業績穩中向好。
渠道“保真”牽手上游 與名酒共舞
近期,白酒版塊持續爆發,以茅臺為首的酒企塑造了業界難得的“萬億”市值神話,足見名酒對行業的引領作用。消費升級的趨勢不斷拉升高端、次高端白酒的市場份額,這也為主營“名優白酒”的連鎖酒商創造了良好的營銷環境。在華致酒行的業績單中,茅臺、五糧液、荷花酒等優質系列產品的暢銷也驗證了優質上游資源的商業價值。
同時,相較于其他連鎖企業對產品品類的單一關注,華致酒行更多聚焦在如何與上游酒企共同延伸挖掘市場需求,實現與名酒共舞。
據悉,公司借助與茅臺、五糧液等名優酒廠長期維系的穩定合作關系,取得了較多產品的供應配額。源頭采購確保了產品保真,降低采購風險及成本。以“保真”承諾背書的品牌價值,在提升產業鏈認可度和對上游的議價能力的同時,更為下一步縱深合作埋下了伏筆。公司借助與五糧液、茅臺等知名酒企的通力合作,開發出“五糧液年份酒”、“貴州茅臺酒(金)”、“古井貢酒1818”、“國鄉荷花”、“虎頭汾酒”等新的酒品,不斷強化自身的產品優勢。同時通過對“合作新品”的經銷權限、中間環節的把控,華致酒行取得了可觀的收益,拓展了公司的盈利空間。
“輕資產”思維實力減負 與門店高歌
在酒業流通市場不斷整合優化的進程之中,部分地方酒商,特別是中小經銷商和夫妻煙酒店生存環境不容樂觀。無品牌、無貨源、無客源、無經驗成為終端突圍面臨的巨大問題,而實際經營中面臨的質量疑慮和因流轉不暢引發的質押風險,一度成為關乎終端生死的鮮明“痛點”。此時,華致酒行推出“輕資產化”的“華致酒庫”模式,無疑給予市場巨大的吸引力。
據華泰證券研報顯示,與連鎖酒行相比,華致酒行對華致酒庫的管理政策更加靈活,資金需求壓力相對更小,因此拓展速度也更快,是公司未來的重點發力方向。
一方面,華致酒庫沿用華致酒行的“準入”考核機制,以誠信經營作為招商的基本底線,繼續強化“保真”招牌,從這個角度來看,華致酒庫是對直營門店運作機制的復制和延伸;另一方面,華致酒庫有意通過更“輕”的線上、線下整合模式拓展酒類O2O業務:門店可通過線上獲取消費需求,后臺系統分配訂單,酒庫門店線下物流配送。進一步地,對各門店來說,借助渠道的共享數據,還可進一步實現單店的精細化營銷,提升終端門店的商品流轉率,降低庫存壓力帶來的經營風險,以達到“共享經濟”的運作模式。
據悉,華致酒行積極推進門店終端布局,“華致酒行”、“華致酒庫”連鎖門店已近千家,門店范圍覆蓋全國。借助迅速成長的優質終端資源,華致酒行上市公司的品牌效應也得以大范圍、高效率地擴散,以實現區域門店與上市公司的相互賦能。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