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已經不再是當初的聯想

    2019-05-10 07:53 | 來源:于見 | 作者:于斌 | [科技]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聯想坐穩全球PC市場份額第一的寶座之后,鑒于傳統個人電腦業務的逐漸飽和及競爭加劇,聯想其實一直在努力開拓以智能手機、智能硬件等為代表的新興業務領域,以保證自己能夠保持穩定的營收提升

    聯想,已經不再是當初的聯想

    作者 | 于斌

    來源 | 于見(ID:mpyujian)

            今年4月份,聯想在全國范圍內高調地召開了其“聯想2019/2020財年誓師大會(KICKOFF)”,同期公布的還有聯想2018/2019財年第三季度財報。

            根據財報顯示,聯想集團在當季的營收達到 140.4 億美元的規模,同比增長近5%,凈利潤達到2.33億美元,同比增長 38.7%。看起來,聯想在經歷幾年的“陣痛”之后似乎正在開始走向正軌,連續六個季度的同比增長讓業界似乎看到了傳統IT巨頭聯想“重回往日榮光”的曙光。

            聯想低迷了三年之久的股價也迎來許久未見的高位,聯想2018/2019財年第三季度財報發布的當天,聯想股價大漲超過10%,這在從去年下半年就開始普遍保持頹勢的股票市場里顯得尤為“難得”。

            可深陷了好幾年業績之困、轉型之困、用戶口碑之困的聯想真的能找回昔日的榮光?在智能手機市場、互聯網領域越來越缺乏影響力和存在感的它真的能解決那么多年下來積累的各種弊病?

            答案是“依舊很難”,我們必須要認清的一個真相就是:聯想已經不再是當初的聯想了。

    營收增長之下,掩蓋不了的是虧損泥潭

            營收其實一直是聯想在集團業務受挫之下的一塊“遮羞布”。在聯想坐穩全球PC市場份額第一的寶座之后,鑒于傳統個人電腦業務的逐漸飽和及競爭加劇,聯想其實一直在努力開拓以智能手機、智能硬件等為代表的新興業務領域,以保證自己能夠保持穩定的營收提升。

            但結果我們已經看到了,到目前為止聯想仍然十分依賴于它在PC市場的行業地位,新興業務領域在這些年與華為、小米等品牌的競爭中沒有占到一點便宜,這就讓它看似數額龐大的營收數據經不起細節的推敲了——占據大頭的傳統PC業務利潤率微薄,聯想早已不能依靠PC市場的強勢來幫助自己實現盈利了。

            去年中旬聯想集團公布的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聯想2017/2018財年業績財報顯示,聯想集團全財年總營收數據為453.5億美元,同比增長了5%,但就在這樣規模的營收數據下,掩蓋不了的是它創下了1.89億美元的“歷史性”巨虧,虧損額約合人民幣11.9億元。

            與此同時,雖然去年聯想持續發力新興的智能設備和智能手機業務,但僅僅在智能設備上實現了8%的增長,業務重頭移動業務卻在全行業頭部手機廠商高速上漲的背景下持續下滑,總營收僅為72.4億美元,同比下降了6%。

            聯想移動業務的虧損式發展也持續拖累了聯想集團的盈利狀況,2017/2018財年聯想全球智能手機業務稅前經營虧損額達到了4.63億美元,雖然比前年同期略有下滑,但數字仍然龐大。

            很明顯,聯想幾乎每年都“毫無意外”的營收增長之下,掩蓋不了的是它陷入虧損泥潭的窘境,作為中國屈指可數的成立已有35年之久的全球500強企業,這樣持續的虧損境地顯然是沒有那么令人滿意的。

            也就在去年聯想發布2017/2018財年業績財報的同期,聯想集團不幸的被安上了“全球最差科技公司”的惡名,根據彭博社的統計,聯想集團自從2013年在港股上市以來,股價已經跌去了超過一半,而過去十年之中被剔除出恒生指數的公司股價跌幅的中值也才48%。

            于是在去年年中的那一段時間里,聯想集團因為2億巨虧而被踢出香港恒生指數,它的股價評級被調整為“沽售、減持”,企業經營狀況不斷被外界解讀為“堪憂、惡化、困境”、“舉步維艱、令人失望”,當時的聯想股價也暴跌到3.265港元,是聯想集團自2011年11月以來的最低谷。

            從去年年中的“至暗時刻”到現在過去也就只有半年多的時間,聯想依然在虧損下繼續負重前行,需要指出的是,過去三年聯想都持續處于虧損狀態,這讓外界除了繼續保持對聯想集團經營能力的質疑,大量對于柳傳志與楊元慶“帶隊能力”的指責也紛紛出現。

            毫無疑問的是,對于早在1984年就已經成立的中國科技企業“教父”聯想來說,全球PC領域的輝煌幫助它獲得了國際化的盛名,但互聯網時代與智能化時代,聯想至今未能抓住相關行業的風口脈搏,“缺少核心技術底蘊”、“產品能力不足”讓它面臨了近些年崛起的各大互聯網、科技巨頭們的強烈競爭。

            也許聯想豐厚的老底足夠它再繼續支撐個幾年、最終找到企業煥新之路,但至少目前來看,聯想先要在自己PC業務領域之外找到能夠讓市場和消費者認可的道路才能成功實現它的扭虧為盈,才能真正進入未來的互聯網、智能化浪潮。

    聯想轉型之困:多元化與國際化的雙重坎坷

            經營困境之下,聯想其實早就看到了自己的問題。于是在幾年前它就開啟了自己的轉型之路。

            在主打產品層面,聯想開始從單一的PC轉變到重點在包括智能手機、智能設備等在內的Device+的轉型;

            在客戶層面,從早期的主要重視B端客戶到現在的越來越重視C端消費者,同時聯想集團還把自己的組織結構從“大船”定義為“艦隊”,組織文化和員工考核的轉型也是這些年的主旋律。

            在市場層面,更加關注自己的全球化市場步伐,把海外市場的經營業績作為自己未來發展的重點之一。

            可惜從目前來看,聯想這幾年多元化與國際化的轉型嘗試并未取得預想的效果,在以華為、小米等為代表的競爭對手們強勢崛起的對標下,聯想集團遭遇了多元化與國際化的雙重失敗。

            先來看看聯想集團的多元化嘗試。這些年來,聯想集團涉足的領域不可謂不多,從智能手機到智能硬件,從大數據到互聯網,從移動生態系統到軟件研發,幾乎每一個業務領域的風口期都能看到聯想的身影,但無一例外這些項目都“雷聲大雨點小”,大多最后草草了之。

            特別是在決定聯想在科技領域下半場“門票”的智能手機業務上,早期具備“中華酷聯”先發優勢和強渠道背景的聯想,在這些年里要么固守著自己傳統的經銷商合作模式,遲遲不重視C端互聯網渠道的構建;要么守著“聯想”、“樂Phone”、“Vibe”“MOTO”、“ZUK”這些品牌愣是無法推出一款好的手機產品。

            更有甚者,“樂Phone”、“Vibe”這樣的智能手機嘗試已經消失在了大眾的視線里。在智能手機領域,聯想這些年的內部迷失可見一斑。

            同一段時間里,小米以“性價比”突圍而出,逐漸構建起了龐大的小米生態產業鏈;華為在中高端手機市場異軍突起,用連年的高研發投入硬是從蘋果、三星口中虎口奪食;就連OPPO、VIVO等原來的“小老弟”都頻頻有亮眼的表現。

            最終的結果就是聯想的多元化嘗試被競爭對手們“秒殺”地毫無反抗之力,無論是在智能手機還是智能硬件,聯想都幾乎沒有一款產品能夠稱得上是“引領市場”,而現在,聯想手機也只能偶爾以小米們玩剩下的“高性價比”來刷刷存在感了。

            不管是聯想內部還是外部,對于聯想多元化嘗試失敗的結果都已經形成了共識。據稱,柳傳志曾在反思聯想多元化失敗原因的時候,把失敗歸咎于“一把手的精力資源問題,當時資源、資金都足夠,缺的是領導人,骨干很弱”。

            這種略顯“老派”的“反思”也引發了不小的爭議,業界普遍覺得聯想并沒有把問題聚焦在點子上,很明顯的“輕視技術積累與研發投入”、“核心競爭力產品缺乏”的問題被聯想歸咎在“人才”上,這種甩鍋“人不行”的行為不由地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懷疑聯想在核心管理層和企業戰略上是否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多元化失敗之外,就是聯想另一重點戰略方向“國際化”所面臨的坎坷。

            從PC時代開始,聯想就通過收購IBM的PC業務和IBM服務器、摩托羅拉智能手機業務來構建自己的國際化“帝國”,但除了早期的“風光無限”,這些并購與國際化嘗試并沒有給聯想帶來更好的成績。

            PC業務早已被行業證明是“昨日黃花”,ThinkPad在聯想手中不但沒有發揚光大還陷入了不斷的“產品質疑”中;IBM x86業務持續虧損,同時華為在全球服務器領域的強勢崛起嚴重擠壓了聯想未來的發展空間;至于MOTO,它和聯想手機加在一起的市場份額也只有3%還不到。

            聯想成為總部在美國的國際化企業之后,業務上似乎一點也沒有顯得有多么“國際化”。相反,它仍然在固守自己“貿工技”的屬性,相比于競爭對手,聯想在研發投入上少的可憐,也未能充分利用好收購的資源優勢,而是繼續以“產品銷售”和“利潤最大化”為第一目標,這種情況下,也就難怪聯想一直無法創造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了。

            當PC市場成為兵家“拋棄”之地、智能手機市場成為蘋果三星華為小米們在全世界范圍內的主戰場,聯想赫然發現國際化的自己已經處在了產業鏈的末游,既沒有核心技術,也沒有出眾賣點。

            而在華為和小米的海外市場成績越來越好的背景下,聯想也就更加地被消費者們給“嫌棄”了。

            時間來到2019年,先是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發表內部郵件,宣布聯想中國區進行組織架構調整,然后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聯想2019/2020財年誓師大會北京站宣布了聯想集團新的3S戰略,即Smart IOT(智能物聯網設備),Smart Infrastructure(智能基礎架構)和Smart Vertical(行業智能),把智能化作為聯想集團未來的核心戰略。

            說起來有點諷刺,在“智慧化”成為主流、“智能化”概念都有點略顯過時的移動互聯網時代,聯想今年的最新動作顯然還是沖著業務“多元化”來的,但卻是顯得有點姍姍來遲,畢竟AI的風口早已被各大巨頭圈占完畢。

            另外在國際化布局上,聯想也同樣沒有放棄。2019年4月15日,楊元慶還在坐落于日本東京的聯想日本研發中心橫濱實驗室向與會者介紹ThinkPad。

            聯想多元化與國際化的道路走到今天雖然各種“不順”,但聯想想要獲得未來戰場的主動權的話,也不得不選擇在這兩個領域繼續死磕。

    難以逆轉的口碑之殤

            對于聯想來說,比盈利和多元化、國際化嘗試受挫更加難過的其實是這些年愈演愈烈的消費者口碑的持續惡化。

            從早年的飛線門、換屏門、閃屏門、背光門、“產品閹割門”、斷軸門、“向美軍贈送電子設備事件”、“聯想臺灣站武士刀事件”、“反對預裝國產操作系統事件”,再到人人喊打的“國內售價比國外貴”、“5G投票事件”,聯想的品牌口碑已經到了很難扭轉的地步。

            以“民族企業”身份發展壯大的聯想,卻頻頻在“國家”層面讓中國消費者承受“不公待遇”或“差別待遇”,在“大是大非”的維度受到輿論的廣泛質疑,甚至讓它背上了“美帝良心想”的惡名。

            以致于這場輿論聲討大潮已經開始波及到柳傳志和楊元慶,各大網絡平臺上充斥著對于這兩位聯想核心締造者的不滿與“謾罵”。

            聯想在此情況下不僅沒能拿出扎實的產品和業績來重新證明自己,反而不斷地陷入與消費者的“口水仗”:比如柳傳志的“打響聯想保衛之戰”,比如聯想官微持續不斷地反駁所有質疑都是子虛烏有,宣稱“海外召回,中國不召回,還振振有詞的拿民族主義做借口”的信息都是假的。

            聯想顯然在輿論大潮的攻擊中有點亂了方寸,它似乎始終沒有搞清楚這場聯想品牌口碑之殤的重點。

            重點是,聯想品牌的口碑在這場曠日持久的爭論中已經得到重創,大量的“負面事件”已經發展到了聯想方面“越描越黑”的地步。

            更何況聯想自己的“手腳”并不是像它說的那樣干凈,過去常年將產品與“愛國”深度綁定的它,自己用一系列“操作”親手打破了國內消費者的認知,這讓數量龐大的國內消費者感受到了“欺騙”。

            在這種情況下,聯想若能以精良的產品品質、良好的售后服務、合理的產品價格持續不斷吸引消費者也就罷了,可偏偏它在自身主營業務上的口碑也面臨著全線的下滑。

            在知乎上,關于質疑聯想的帖子比比皆是,其中曾經有一個名為“聯想什么時候倒閉”的問答話題尤為引人關注,這篇帖子在被刪除前的跟帖數量至少達到了1400個,各類回答從“聯想電腦高價低配參與政府采購”到“各類產品爭議、賣國嫌疑、區別對待”事件的詳細展開,把聯想幾乎抨擊的“一無是處”。

            當然,就像聯想一直在辟謠的那樣,也許很多質疑聯想的信息都有其偏頗或“謠言”的一面,但如此規模龐大的質疑潮的確是給聯想的品牌和產品口碑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這種損失在短時間內很難彌補回來。

            在這種“臟水漫天”的時候,聯想最應該反思的就是自己的產品和經營中是否真的出了什么問題,并想辦法加緊去彌補和改善,這樣才是聯想走出困境的根本之道。

            可惜聯想不僅是在行業地位上已經不再是當初的那個聯想,在企業心態上,它也似乎失去了早年“敢為人先”、“頑強拼搏”的氣質,而不斷沉迷于大公司的“自我陶醉”和硬“鋼”消費者的“咄咄逼人”,繼續這樣下去,當初那個讓國人為之自豪的“如果沒有聯想,世界將會怎樣”將會逐漸被消費者摒棄。

    電鰻快報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相關新聞

    信息產業部備案/許可證編號: 京ICP備17002173號-2  電鰻快報2013-2020 www.www.cqjiade.com

      

    電話咨詢

    關于電鰻快報

    關注我們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 黄床大片免费30分钟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天天爽夜夜爽夜夜爽精品视频| 中国精品18videosex性中国| 国产夫妇精品自在线| 精品欧美| 欧洲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88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综合| 在线成人精品国产区免费| 国产精品污视频|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热| 四虎4hu永久免费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V| 日韩精品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999国产精品视频| www.黄色网址.com| 亚洲第一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小说欧美另类社区| 久久99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香蕉|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 男女男精品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水果派|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系列|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2021| 鲸鱼传媒绿头鱼实验室之炮机测评日韩精品一级毛 | 亚洲美女在线视频| 日本欧美韩国日本精品|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每日更新|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呦交小u女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薰衣草|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花钱看 | 国精品无码A区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