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2 10:32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彭妍 | [銀行]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19年4月份銀行理財平均預期收益率跌至4.26%,環比下降5BP,基本和2017年3月份的銀行理財預期收益率持平,創26個月以來最低值。
“年利率4.18%,額度有限,先到先得!”近期,類似這樣的宣傳語頻現各大銀行網點。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走訪北京地區多家銀行網點發現,由于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持續下降,大額存單持續成為銀行理財產品的“補位者”,填補眾多投資者需求的空缺。
但是,由于大額存單本身盈利空間較小,盡管投資者認購踴躍,但是商業銀行有收緊發行大額存單的趨勢。
大額存單占據
銀行網點產品推介C位
《證券日報》記者近日走訪北京地區多家銀行網點時發現,大部分銀行的理財經理在推薦產品時主推大額存單。而由于投資者認購火爆,很多大額存單產品在短時間內就迅速售罄。
“現在大額存單發行的額度沒有以前多了,加上近期購買的人比較多,部分期限的大額存單已經沒有額度,特別是3年期的賣的特別好,其次是1年期的,有的產品一發售就‘秒光’。”某國有大行的理財經理告訴記者,自從資管新規落地,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后,不少投資者的目光轉向既安全又靈活的大額存單產品。
記者了解到,大額存單之所以受歡迎,一個重要原因是近期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整體處于下降通道。據融360大數據研究院數據監測顯示,2019年4月份銀行理財平均預期收益率跌至4.26%,環比下降5BP,基本和2017年3月份的銀行理財預期收益率持平,創26個月以來最低值。
某國有大行理財經理表示:“今年理財產品收益率增長的動力不足,建議配置期限長一些的產品,確保目前的收益率。”
在某城商行網點,一位理財經理告訴記者:“近期應該考慮中長期理財產品,例如大額存單,我行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上浮至4.18%,相當于基準利率上浮52%。”
5月15日,央行公告表示,當日為實施該政策的首次存款準備金率調整,釋放資金約1000億元。不少理財經理表示:“降準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建議資產配置考慮大額存單、保險產品,鎖定現在的收益率。”
盈利空間小
商業銀行收緊發行
值得注意的是,大額存單火爆的背后,商業銀行或在收緊相關產品的發行額度。據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統計顯示,2019年4月份有22家銀行發行大額存單,發行只數為246只,較3月份減少31只。
某國有大行理財經理告訴記者:“大額存單的額度是由總行控制的,并且現在買的人比較多,有時候額度釋放的少就不一定買的上。”
在記者走訪銀行網點時發現,多家銀行發行的大額存單募集日期還未到期就已經因為額度售完而提前結束募集。某股份制銀行的理財經理表示,“一是大額存單額度比之前少,利率上浮較多導致銀行的盈利空間小,所以額度都不會太多,特別是大行;二是購買的人數比較多。”
大額存單在本質上屬于存款,保本保息,受存款保險條例保護。記者比對不同銀行發行的大額存單產品發現,從利率上看,國有大行發行的部分期限的大額存單較基準利率上浮了50%,3年期利率最高可達4.125%,但是起購金額也相對較高,有的銀行要求80萬元,有的甚至達到800萬元。大部分區域農商行、城商行大額存單利率更高,而且起購金額較低。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認為,城商行和農商行的大額存單利率較高的原因在于,城商行和農商行存在地域限制,攬儲相對困難,而部分城商行和農商行沒有發行結構性存款的資格,所以大額存單是這部分銀行攬儲的重要方式。且由于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對城商行和農商行的大額存單浮動上限相對寬松,所以城商行和農商行的利率會更高。
從大額存單利率來看,4月份新發行的大額存單利率各期限表現不一。9個月以下和5年期限的大額存單利率都在上漲,其他期限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