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4 09:44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盛波 | [新三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截至5月21日,今年以來已有29家新三板掛牌公司披露回購方案,回購總金額上限超過8億元,部分公司回購需求得到滿足。
8億元
截至5月21日,今年以來已有29家新三板掛牌公司披露回購方案,回購總金額上限超過8億元。其中,11家公司是為了實施股權激勵,占比為37.93%;7家公司是為了市值管理的需要,占比24.14%。
今年以來,新三板市場已有29家掛牌公司提出股份回購方案,且部分公司回購方案已經實施完畢或正在實施,給前期低迷的市場送來了一股暖風。
去年,受新三板持續低迷態勢的影響,不少新三板公司股價持續下跌,有些甚至跌破凈資產。去年底,全國股轉公司發布《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回購股份實施辦法》,為新三板公司股份回購打開了制度閘門。受公司積極回購股份的利好刺激,部分掛牌公司,尤其是采取做市交易方式的掛牌公司在發布回購方案之后,股價迎來了久違的春天。但在此過程中,市場上也出現了回購定價合理性不充分、回購規模與實際不匹配等現象,亟待進一步規范。
回購需求獲滿足
上證報資訊統計顯示,截至5月21日,今年以來已有29家新三板掛牌公司披露回購方案,回購總金額上限超過8億元,部分公司回購需求得到滿足。
其中,掌眾科技、ST海金格等2家掛牌公司已經完成回購方案,基康儀器、海能儀器、美蘭股份等7家公司的回購方案正在實施,百合網、太川股份等7家公司的回購方案已經獲得股東大會通過,新道科技、硅谷天堂、仙劍文化等13家公司的股份回購方案仍然處于董事會預案階段。
記者統計發現,在上述進行股份回購的29家新三板公司中,有11家是為了實施股權激勵,占比為37.93%;7家是為了市值管理的需要,占比24.14%。
提振股價
出于市值管理的需要,部分新三板公司拿出自有資金回購股份,以期穩定股價和增強投資者信心。此舉對于股價或多或少起到提振作用,尤其是采取做市交易的掛牌公司,體現得更加明顯。
以率先宣布回購方案的做市公司海能儀器為例。今年1月11日,海能儀器公布回購方案。1月14日,該公司股價開盤即從前一交易日的1.91元的收盤價最高飆升至2.57元,最終以2.26元收盤,全天漲幅高達18.23%。5月23日,海能儀器的收盤價為3.53元,比公布回購方案之時上漲了84.82%。
再如另一家做市公司雷諾爾。雷諾爾今年3月22日公布回購股份方案,此前公司股價“九連跌”,方案公布當日收盤價為1.55元。第二個交易日,公司股價1.57元開盤,盤中最高飆升至1.90元,最終以1.88元收盤,單日漲幅達21.29%。5月23日,雷諾爾股價已升至2.50元。
記者統計發現,除了停牌的公司,在公布股份回購方案的下一個交易日,幾乎所有采取做市交易的公司股價都會迎來一波不小的上漲。截至5月23日,卡司通、雷諾爾等公司股價較回購方案公布當日的收盤價,漲幅分別達到20.78%、61.29%。即使是采取競價交易的掛牌公司,公布回購方案之后股價上漲的案例也不在少數。如晶銳材料、太川股份等上漲幅度也分別達到11.8%、11.43%。
謹防“鉆空子”
對于資金充足的公司來說,股份回購是個市值管理、股權激勵的好工具,但也要防止“鉆空子”的行為。全國股轉公司近日對掛牌公司老來壽發布的問詢函中,就涉及公司股份回購與資金占用的問題。
自2019年1月25日起,老來壽實施以減資為目的的股份回購。截至4月10日,公司累計回購股份1715.5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7.84%,占公司擬回購股份數量上限的71.48%,已支付資金總額3932萬元。
但是,老來壽2018年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4001萬元,2018年半年報披露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2151萬元。2019年4月9日,老來壽披露公告稱,公司股東占用公司資金6300萬元,仍有2217萬元資金尚未收回。公司賬上沒錢,甚至還有股東占用大筆資金尚未歸還,何來資金回購股份?
再如博深科技。全國股轉公司4月12日發布問詢函,對博深科技的股份回購方案進行了問詢,要求公司說明其回購價格的合理性。
隨著已經實施和計劃回購的公司越來越多,回購定價合理性、回購規模與實際不匹配等問題逐漸顯現。此外,個別公司向特定對象泄露回購交易指令,采用“對敲”、盤中約定交易等手法,變相實施定向回購。全國股轉公司指出,將對此類現象高度關注。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