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8 10:03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富國基金董事長裴長江在會上指出,富國基金成立20年來,從投資者利益出發,為持有人創造價值,迄今規模突破5000億元。
5月24日,由富國基金主辦,中國基金報協辦的第九屆“富國論壇暨富國基金20周年資本市場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以“科創新時代,投資新機遇”為主題,圍繞中國經濟發展前景與科創新時代下資本市場如何布局等熱點展開討論,為投資者新形勢下的投資機會和方向提供重要思考。
富國基金董事長裴長江在會上指出,富國基金成立20年來,從投資者利益出發,為持有人創造價值,迄今規模突破5000億元。展望未來,公司將不斷提升投研實力,繼續發力權益投資、固收、量化“三駕馬車”。中國基金報總編輯史月萍表示,隨著資本市場的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科創板、養老金、養老金第三支柱改革,資管新規等一系列重大改革相繼落地,包括富國基金在內的公募基金行業,也一定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科創板是資本市場的新生力量,為迎接科創板的到來,資本市場該如何布局,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景將如何演進?在論壇的圓桌討論環節,來自各領域的專家們就《科創新時代與資本市場新機遇》這 一主題進行了討論。圓桌由富國基金權益研究部總經理陳杰主持,申萬宏源證券戰略業務負責人、保薦代表人屠正鋒,前華泰聯合證券資深保薦代表人王驥躍,興業證券研究院大健康與消費研究中心總經理、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徐佳熹,安信證券研究所所長胡又文以及富國科技創新靈活配置基金經理李元博等嘉賓各抒己見,妙語連連。
陳杰:科創板已經發布了100多家企業的招股書,從投行的視角來看,這些公司和你們以前接觸的公司相比有什么不同的特質?從研究所的角度來看,你們為備戰科創板做了哪些準備,可能會有哪些挑戰?而作為基金經理,投資科創板是否會對投資股的框架形成沖擊?
屠正鋒認為,目前科創板所申報的企業主要突出了“科技創新”這一特質,科創屬性很明顯,尤其是研發的強度,總體上占比是高于創業板的。此外,現在披露的公司估值水平差異比較大。“我們投行在鉆研企業的時候第一看重的是科創屬性,其次會考慮發行條件和合規性的要求”。
王驥躍則表示,科創板的審核和此前發行部的審核有比較大的差別。從上交所發的企業問詢函可以發現變化,之前證監會是圍繞發行條件問問題,是否符合發行條件,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等。而科創板要求問出一個真公司,對真實性、準確性要求高,更多是對業務有了描述性的披露。
徐佳熹認為,作為研究人員,備戰科創板還需要增加三方面能力,第一是知識儲備,第二是和一級市場人士溝通的能力,學習投前如何給估值,怎么看項目等;第三則是規則的把控,包括交易規則和上市規則。在他看來,挑戰很多,比如有“說一個股票不好”的膽識。
胡又文認為,挑戰最大的就是對于賣方研究能力全方位的考驗。他表示,現在上市公司的定價投行要參與。對于二級市場的參與者,投行的報告,包括賣方的報告就是非常重要的依據。這些對于賣方研究員的挑戰前所未有,對于分析師也是前所未有的機遇,他們可以參與到歷史性的時刻里面。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機會。
李元博表示,從目前預披露的100多家科創板來看,跟主板比較大的不同,大部分的公司處在高速成長期,對于成長股的投資和研究的框架,在科創板仍然是適用的。不過,在他看來,科創板也有一定挑戰。因為科創板很多企業所在的領域,以前在沒上市之前是相對默默無聞的,也就是說競爭對手沒有看到這個市場,或者說看不起這個市場。上市之后就會面對競爭壓力,這對于公司后續標的選擇,或者是后續跟蹤的工作的要求就更高。
陳杰:你們認為什么樣的能力是科創板最重要的能力?我覺得是估值定價的能力。那什么樣的方法可以使定價相對合理,對于投資機構來說,有什么提高打新收益率的方法?從醫藥、信息技術或電子公司的角度來看,如何看估值?
屠正鋒認為,目前100多家企業,假設估值比較高肯定會出現分化,雖然是科創屬性,但行業領域不同,行業周期階段不同,定價分化會很厲害,定價會出現先揚后抑的過程,未來一定會分化,對于投資機構來說就是篩選出真正的好企業,但這要交給市場。
王驥躍認為,定價的問題涉及到兩件事,一是公司到底值多少錢,這個可以通過價值判斷、價值分析有不同的估值體系和估值方法來做判斷;二是A股里的籌碼游戲,而不是價值游戲;
徐佳熹認為,科創板以后用第四、第五條上市,PE、PB就不可能作為估值的錨。以醫藥行業而言,我們需要培養一批人,比如醫藥領域專家、醫藥研究員,有醫藥投資經驗的領導等,有這樣的團隊就可以把握估值體系。
胡又文認為,上一輪計算機企業定價是由交易員規則的推動,市場資金面的推動。下一輪估值市場體系的重構會起決定性作用。
李元博認為,對于有盈利、有必要重資產的行業,用一些有PE和PB的估值可以解決一些問題,還有一些公司盈利規模比較小,或者有一定的沖擊性,抑或是處在研發投入的高峰期,其實用PS估值是能夠解決大部分的問題。
陳杰:在座嘉賓用一句話回答,對于科創板設立之后的展望。
屠正鋒的觀點偏向保守,他認為科創板的發行定價肯定比較省事,是先揚后抑的過程,跟主板獨立,跟創業板有一定的相關性。
王驥躍則認為分化是更大的趨勢。
徐佳熹認為,科創板一開始有股票的供給和需求不匹配,科創板股票溢價會持續一兩年,先漲后分化,其他標的中有科創板影射的公司可能會上漲,其他的可能會由于資金分流有所回調。
胡又文認為,科創板出來之后,企業的估值分化會進一步加劇。
李元博認為,科創板整體盈利的因子比較好,表現或會強于主板。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