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9 10:46 |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 作者:吳瞬 | [銀行]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金融與科技融合可分為三個階段:金融電子化、互聯網金融和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和新業態不斷出現,如何應用金融科技成為傳統金融機構轉型的關鍵。銀行、保險同樣是發展金融科技的主力軍。當前,銀行和保險對金融科技的投入不斷加大,未來有望出現爆發式增長。有分析人士指出,金融科技中,銀行IT最具發展潛力。
銀保加大投入
分析人士表示,金融與科技融合可分為三個階段:金融電子化、互聯網金融和金融科技。美國科技公司十年前就開始布局金融版圖,隨著金融與科技加速融合,中國金融科技在全球也出現領先跡象。
易觀研究指出,隨著金融行業“互聯網+”戰略實施的快速深入,對銀行業務及運維系統高效敏捷運行提出了嚴峻挑戰,銀行開始高度關注分布式云計算架構下IT的發展與應用部署。不過,銀行IT系統應用具有歷史包袱較重的特點,其IT系統遷移分布式架構仍需逐步進行。
我國銀行業IT投資規模巨大且未來將保持穩定增長。川財證券數據顯示,銀行業IT投資規模2017年為1014.0億元,預計2021年達到1488.7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可達10.1%。IT服務和軟件占比將超過計算機硬件,將為提供IT服務和軟件的企業帶來更大機遇。銀行IT行業三大細分領域中,業務類解決方案始終是銀行業主要投資點,管理類關注度將逐漸超過渠道類解決方案。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云日前表示,近年來,保險資產管理市場運用金融科技在多個領域開展了各種探索和實踐,總的來看主要涵蓋三個領域:一是人工智能應用;二是大數據應用;三是區塊鏈應用。在他看來,未來金融科技的不斷發展將為保險資產全流程的諸多痛點提出更多的解決方案,在投資決策、投資運營、客戶服務、IT服務方面提出更多的深入場景,深入改變資產業態。
提升到戰略高度
“金融科技中,銀行IT最具發展潛力。”川財證券指出,當前銀行布局金融科技有三種方式:投資并購在國外已成趨勢,在國內仍在嘗試;內部研發是技術人才資源充足大型銀行的選擇;合作是目前商業銀行布局金融科技的首選。
平安銀行在其2018年年報中表示,平安銀行將科技視為戰略轉型的第一生產力,致力于將前沿科技全面運用于產品創新、客戶營銷、業務運營和風險控制等各個領域,構建“3+2”科技平臺格局,打造口袋銀行、口袋財務和行e通“三大門戶”,打造智慧財務和智慧風控“兩大心臟”,持續升級傳統業務,不斷創新業務模式,提高運營效率,提升服務體驗,打造金融科技“護城河”。
招商銀行在金融科技上也不遺余力。該行在2018年年報中指出,2018年,招行董事會決定將增設的“金融科技創新項目基金”額度由“上年稅前利潤的1%”提升至“上年營業收入的1%”,加大力度推進實施“創新驅動、零售領先、特色鮮明的中國最佳商業銀行”戰略。招行成立了科技賦能的金融科技創新孵化平臺,建立獨立團隊運作機制,支持各項創新項目;加快人員結構轉型,加大科技和數據人才儲備力度;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和云計算等金融科技的基礎設施與能力建設上不斷取得突破。招行的創新氛圍更加濃厚,創新效率持續提升,場景和生態的布局進一步豐富,對科技創新前沿的感知更加敏銳。
中國人保在其2018年年報中也表示,新興板塊將在各自領域內強化專業能力建設,打造精品公司,更加深度地融入集團發展大格局。人保金服將在推動集團互聯網轉型和金融科技應用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