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4 02:53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陳玥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科創板打新好比“切蛋糕”,“第一刀”切給戰略配售,“第二刀”切給網下A類投資者,之后才是其他投資者;而相比傳統打新產品,戰略配售的股份限售期不少于12個月,且單只獲配量大,在承受更高波動的同時也有望獲得更高收益。
首批科創主題基金的申購熱潮剛過去不久,第二批科創主題基金便緊隨而來。6月5日,華安、富國、廣發、鵬華和萬家旗下5只封閉期為3年的科創主題基金將同日發售,并設定了10億元募集規模上限,一日售罄的情景有望重演。
相比第一批,第二批科創主題基金更讓人關注的是戰略配售將帶來多少收益。業內人士表示,科創板打新好比“切蛋糕”,“第一刀”切給戰略配售,“第二刀”切給網下A類投資者,之后才是其他投資者;而相比傳統打新產品,戰略配售的股份限售期不少于12個月,且單只獲配量大,在承受更高波動的同時也有望獲得更高收益。
5只戰略配售產品齊上場
隨著科創板推出的節奏越來越快,公募對接科創板的產品類型也越來越多樣化。本周三問世的5只科創主題基金均為可參與科創板戰略配售的封閉式基金,也是首批上市可交易的科創主題基金,在投資運作上專注“科創板”主題,聚焦硬核科技,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領域,而3年封閉運作意味著該類基金將更注重長線布局,穩定的資金也將給基金經理提供更穩定的發揮空間。
據悉,各家基金公司在渠道方面已經做好了充分預熱。相關人士表示,參考第一批產品的發行熱度,預計第二批產品一天結束募集問題不大,但參與的資金量可能不會達到第一批的規模。“畢竟有3年的封閉期,雖然具備戰略配售的獨特優勢,但流動性受限也會影響發行規模。”
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報告顯示,第二批科創主題基金雖然封閉期為3年,但可以上市交易,封閉期結束后會轉為上市開放式基金(LOF)。二級市場價格相對凈值可能折價,也可能溢價。此外,封閉式基金的股票倉位比較靈活,但由于一直以來靈活配置型基金倉位過于寬泛,缺乏約束力,該批產品在合同中確定了對標的指數的估值水平及倉位比例確認模型,相當于給“0到100%的靈活配置”加了一把鎖。例如萬家科創主題3年封閉運作靈活配置基金合同約定,在股票資產的配置方面,將根據創業板綜指的市凈率(PB)水平確定股票資產的比例。具體而言:當過去20個交易日的PB平均水平處于過去5年估值水平的80%分位及以上時,基金的股票資產占基金資產的比例為0%-50%,PB水平處于50%-80%區間內時比例為30%-80%,PB水平50%以下時比例為65%-100%,若基金處于開放運作期間則股票比例為65%-95%。
第二批產品或飲打新“頭啖湯”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這5只戰略配售基金是第二批科創主題基金,但在打新方面將率先受益。
該人士認為,從業務性質上來講,戰略配售類似于一級市場的“大額批發”,戰略配售之后再確定網下網上發行比例,普通網下打新相當于一級市場的“零售業務”。而且戰略配售的參與者少,獲配量也更大;從鎖定期來看,戰略投資者持有配售股票不少于12個月,在制度設計上既考慮了科創板推出初期的波動風險,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戰略配售投資者的利益。
相對于開放式科創主題及個人網上打新,戰略配售到底具備哪些優勢?業內人士表示,一是優先配售優勢,獲配比例相對較高,或提升基金收益率;二是戰略配售的“雙一原則”疊加首批科創板標的“頭部優勢”的稀缺性,有望增厚基金收益;三是長期投資,戰略配售投資者鎖定期一年,更看重長期穩健回報。
業內人士也提醒道,不排除科創板推出初期因稀缺而被熱炒的可能性,但科創板打新不是無風險套利,其股價波動較大。
另一方面,科創板打新充分考驗投資者定價能力和交易能力,不同投資者獲取的收益可能相差很大。投資者需深入研究,確定新股的合理定價,避開發行價明顯高估的新股,對潛力較大的新股可嘗試參與戰略配售。也就是說,雖然5只封閉期為3年的科創主題基金的產品設計同質化程度較高,但在不同基金經理不同的選股和操作策略下,未來業績或將分化。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