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9 04:33 | 來源:中國財富網 | 作者:祝磊 | [汽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法系車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曾進入北美市場,在九十年代匆匆退出,原因有多方面。在產品設計上,法系車未能適應美國市場的需求,其獨特的設計思路又造成了高維修率和故障率;而當美國消費者開始青睞經濟實用的日系車時,法系車同樣未能順應市場而妥協和改變。
“這里看不到任何一輛法系車。”定居洛杉磯的金楠(化名)告訴筆者。“不只是洛杉磯,法系車在美國任何一座城市都是難覓蹤跡。”金楠在美國生活已經十年有余,在他看來,美國消費者對汽車消費的理解實用而功利。
“要么空間大,舒適耐用,像美系皮卡和各種全尺寸SUV,要么像CAMRY(即國內的凱美瑞)那樣的日本車,特別省油,還不愛壞。法系車屬于不倫不類不上不下,在美國這種連老太太都會修車的國家根本不會被接受。當然,JETTA(即國內的速騰)那種毛病太多的車在這里也不會受歡迎。”金楠說。
法系車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曾進入北美市場,在九十年代匆匆退出,原因有多方面。在產品設計上,法系車未能適應美國市場的需求,其獨特的設計思路又造成了高維修率和故障率;而當美國消費者開始青睞經濟實用的日系車時,法系車同樣未能順應市場而妥協和改變。法系車的產品結構與設計理念不能贏得美國消費者的認可,與其當前在中國市場的處境相類似。
法系車的主銷陣地歐洲的情況有所不同。在英國工作的路明(化名)為筆者提供了一組倫敦當地交通統計數據。
2019年某個周五,位于倫敦西北Ealing區的Park Royal附近,靠近交通繁忙的A40和A406兩條城市主干線。在當地時間12:00、12:30、13:00三個時段對100輛過往汽車進行統計,其中法系品牌出現的頻率見下表:
如果除去商用車(大、中型貨車)和Uber運營車輛,在倫敦交通繁忙的路段行駛高峰期,300輛過往車輛所包含法系車的抽樣統計占比僅為5%。
倫敦街頭的法系微型車 路明攝
“法系車在英國并不怎么受歡迎,DS品牌幾乎是看不到的,也沒有本地(英國)人把DS看作豪華品牌。”路明對筆者描述:“英國人喜歡的豪華品牌是奔馳、寶馬和奧迪,普通消費者一般選擇大眾、福特,或本土品牌Vauxhall,這跟國內的消費者買車倒很像。”
倫敦街頭的法系貨車 路明攝
的確,隨著中外消費價值觀的趨同,不難看出,法系車并非只是在中國“水土不服”,最早實現工業革命的英國,以及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的消費者同樣對法系品牌“絕緣”,雖然法系車也曾經嶄露頭角。
黃達(化名)是中國第一批“汽車進入家庭”的受益者,他曾對1999年購買的富康轎車鐘愛有加。“富康在當時是比較新的車,比捷達和桑塔納要先進,也漂亮。捷達和桑塔納那時候基本上都是單位的公車,自己家開就買一個不一樣的。”黃達對筆者說:“現在不一樣了,可選擇的范圍太廣了。”
據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PSA集團和雷諾集團在2018年全球銷量均接近390萬輛,這其中,除去歐洲大陸外,印度、俄羅斯、南美等新興經濟體都是法系車銷量攀升的重要貢獻者。法系車在中東和非洲市場的銷量同樣大大超過中國市場。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汽車已經成為日常家庭消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與英、美等西方發達國家存在文化差異,但國人對汽車消費的理解早已伴隨國內汽車市場二十幾年的蓬勃發展而日漸成熟,對汽車品牌的判斷同樣具備清晰的認知與決策力。
缺乏豪華品牌支撐,普通車型與德系、日系甚至中國自主品牌競爭又無明顯比較優勢的法系汽車品牌,在接受同樣具備大國氣質的中國消費者挑選時,淪為市場的添頭,甚至被淘汰出局也就不足為奇了。
“現在開日本車,經濟、省油、性價比高,售后服務也比較好,回想起原來最早開的富康,總覺得跟當前的法國車沒什么關系。”黃達說到。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