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8 02:40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劉琪 | [銀行]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截至5月末,寧波全市私營企業及個體工商戶貸款余額7188.82億元,較年初新增302.3億元,惠及相關民營市場主體32.54萬戶。民營企業貸款占比持續保持在48%以上,高出全國平均水平近20個百分點。
寧波是一個民營經濟高度活躍的城市,全市超過90萬戶的民營企業,創造了寧波63%的GDP,69%的出口,85%的就業。可以說民營經濟是寧波經濟發展的“源頭活水”,是銀行保險機構服務的重中之重。近年來,國家對金融服務民營經濟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在6月27日第221場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寧波銀保監局黨委書記、局長蔡興旭表示,寧波銀保監局從“健全機制、創新產品、改革賦能、優化生態”等方面疏堵點、破難點、樹亮點、除痛點,推動銀行保險機構敢作為、善作為、精作為、愿作為,在攻堅克難中提質增效,在履職盡責中為民解題,打造地方金融改革創新示范亮點,促進企業金融服務獲得感和滿足感不斷提升。
截至5月末,寧波全市私營企業及個體工商戶貸款余額7188.82億元,較年初新增302.3億元,惠及相關民營市場主體32.54萬戶。民營企業貸款占比持續保持在48%以上,高出全國平均水平近20個百分點。
在具體的措施上,蔡興旭表示:
一是健全機制疏通堵點,找準“敢于作為”的突破口。
他談道,寧波的民營經濟中以小微企業為主體,支持民營經濟必然以小微企業為“主攻”方向,由于長時間受固定思維模式的局限等方面因素的影響,部分銀行保險機構在向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提供服務時還有些顧慮,主動性還不夠,成為政策傳達落實的一個“堵點”。對此,我們實施了“三管齊下”的舉措,即“監管外評、銀行內疏、分擔補償”,引領機構刀刃向內,打破梗阻,在支持民營經濟上敢于作為。
二是創新產品突破難點,深耕“善于作為”試驗田。
蔡興旭表示,近年來,在銀保監會的支持和地方政府部門的大力推動下,寧波市金融創新氛圍越來越濃厚,轄內銀行保險機構圍繞民營企業與小微企業的需求,用好優惠政策,用活創新工具,不斷推出創新產品和特色服務,在破解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上力爭做到善于作為、巧于作為。在破解擔保難題上,加大對無形資產質押貸款等新型融資模式的應用,讓更多“輕資產”企業獲得資金支持。
據其介紹,目前,轄內銀行業專利權、商標權、排污權質押貸款以及應收賬款質押貸款的余額已突破1800億元,同時加強政銀聯動,用政府信息為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增信增貸,以銀稅互動平臺為例,企業可以憑借在稅務機關誠信納稅的信息獲得更快捷、更優惠的貸款支持。目前,全轄銀稅合作貸款余額已達42.9億元,其中信用貸款38.2億元,占比達到了89%,這個比例是不低的。截至5月末,寧波銀行業信用貸款余額占全部企業貸款的比重為14%,同比進一步上升。
在破解轉貸難題上,創新采用續貸“五法”,即無還本續貸法、額度循環法、臨時額度法、期限拉長法、保險轉貸法,推出續貸創新產品30余個,同時督導機構建立續貸支持“白名單”,提前對接需求,提升企業續貸滿足度和覆蓋面。截至5月末,轄內共有33家銀行機構,開展了無還本續貸業務,續貸余額達137億元,6600余戶,較年初增加了11.7億元和1100余戶。下一步還將繼續推進續貸業務增量擴面工作。
在解決融資貴問題上,銀保機構借力流程創新,減時間、減環節、減材料,降低內部運行成本,讓利于民,在收費治理中突出強監管、嚴監管的要求,借助信訪投訴、監管檢查、企業調查廣征線索,從嚴查處違規問題。今年第一季度轄內大型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的平均利率為4.67%,明顯低于各項貸款的平均利率,法人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為6.16%。
三是改革賦能樹亮點,開啟“精于作為”直通車。
蔡興旭表示,近年來,寧波銀行保險業積極投身改革,助推金融服務“最多跑一次”改革和寧波國家保險創新試驗區建設,由此催生出的“大數據+”和“保險+”金融服務,也成為金融服務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亮點。
金融服務“最多跑一次”改革,寧波銀保監局成立了領導小組,梳理與金融服務相關的社會焦點、民生痛點2300多個,運用科技金融、“大數據+”手段尋求破解之法,在改革推動下,“排隊長”的現象得到了明顯改變,政務窗口與機構窗口多窗合一的步伐加快,越來越多的“線上跑”、“物流跑”代替了“群眾跑”。目前轄內有65%的金融服務項目已經實現了“最多跑一次”,主要機構平均減少跑動次數的項目有12個,減少辦理時間為5.8天,減少業務材料為3.6份。
他表示,下一步寧波銀保監局還將推動金融服務“最多跑一次”向信貸融資領域延伸,讓更多的群眾受益、企業受益,是我們改革創新不懈追求的目標。
四是優化生態除痛點,構筑“愿意作為”的安全網。
蔡興旭表示,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首先需要高質量的營商環境,而好的金融生態則是對好的營商環境的最重要的詮釋。
“我們始終圍繞‘公平競爭、防險紓困、合規守信’的目標抓重點、出實招,持續優化地方金融生態環境,讓銀行保險機構在服務民營企業的過程中愿意作為、勇于作為。”蔡興旭表示,第一,抓“政策重檢”促公平;第二,抓“聯合會商”促幫扶;第三,抓“打逃防賴”。
從成效來看,蔡興旭介紹,2018年以來,我們排查排摸線索1022起,公安立案的有68起,挽回經濟損失30億元,完善失信名單共享數據庫的前置應用,提升行業性聯防聯控實效。此外,我們排查排摸線索1022起,公安立案的有68起,挽回經濟損失30億元,完善失信名單共享數據庫的前置應用,提升行業性聯防聯控實效。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