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4 06:00 | 來源:阿爾法工場 | 作者:丁真軍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7月22日,《財富》雜志發布2019年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我們發現,去年的黑馬雪松控股,又有很大進步:?排名從361名提升到了301名;收入從327億美元提升到406億美元。?雪松控股這家大宗商品公司,頗有一些神奇色彩...
7月22日,《財富》雜志發布2019年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我們發現,去年的黑馬雪松控股,又有很大進步:
?
排名從361名提升到了301名;
收入從327億美元提升到406億美元。
?
雪松控股這家大宗商品公司,頗有一些神奇色彩。從一家地方民營企業,到如今已成長為收入2793億元的國內行業龍頭,其關鍵的成功要素頗為值得研究。
?
?
01?把握關鍵時機,逆周期擴張
?
雪松從2002年開始做大宗商品業務,期間經歷了多輪商品周期。牛熊轉換之間雪松能活下來,并且越做越大,對于關鍵時機的敏銳把握,逆周期擴張成為其致勝法寶。
?
以最近的一次飛躍為例:2014年雪松實業集團(雪松控股持股95.93%,曾用名君華集團)集團大宗商品供應鏈收入84億元,當時有多家大宗商品公司規模比其大五六倍,2017年這項收入一躍到1302億元,并在2018年首次殺入財富世界500強。
?
2014年全球大宗商品進入下行周期,上游的各大礦業寡頭業績大幅下滑,中游的大宗商品貿易商集體退出市場,而業務更穩健(零違約)的雪松活了來,并取得迅猛發展成為中國最強的大宗分銷商:
?
取代了原有大宗商品公司業務:比如金創利原來是云南銅業最大的華南分銷商,其推出市場后,云銅的華南分銷業務就被雪松吃掉了;
逆勢擴展新的業務:基于在華南的分銷能力,雪松幫紫金銅業打開華南市場,又拿下后者華北市場的分銷權,成為其最大分銷商;
有了云銅和紫金作為“吹哨子伙伴”,大批上游企業找上雪松尋求合作,一舉奠定其地位。
?
02?商業模式進化是成長壯大基石
?
大宗商品行業利潤比較薄,主要靠規模來盈利,很多分銷商、貿易商寄希望于投(賭)資(博)提升利潤率,即判斷商品價格走勢,并單邊做多或做空,并輔助以商品的囤積或拋售。
?
我們上面提到的金創利,就是一個投(賭)資(博)失敗,爆倉推出的例子。
?
雪松不做投(賭)資(博),擴大規模的方式是這樣的:
?
大宗商品流通業務主打低毛利,2014 年至2017年,雪松實業集團的供應鏈業務毛利率分別為0.62%、1.28%、0.68%、0.68%,同期建發集團利率在3%以上。
?
更低的價格是雪松快速擴張的法寶,但這并不意味著業績差,事實上低毛利換來了高周轉,保證了雪松的增速。
?
不只是低毛利,雪松成長壯大的基石更在于商業模式從流通業務到一站式服務的轉變——通過為融資難、融資貴的下游企業提供供應鏈金融,全面啟動了業務的增長引擎。
?
與此同時,供應鏈金融等服務業務的開展,讓雪松的利潤率又有了提升, 2018年雪松凈利潤率為3.3%,2019年為2.1%。
?
03?多元化與向上游進軍?
?
雪松控股業務組合分五大板塊:
?
大宗商品集團,這是雪松的旗艦,上面說的比較多,這里不再贅述;
化工新材料集團,旗下齊翔騰達(002408)是多個細分領域的領頭羊,2019年躍升至《財富》中國500強第302位;
文化旅游集團,旗下希努爾(002485)在保持傳統業務穩健經營的同時,積極開拓文旅業務作為新的利潤增長極;
智聯科技集團,智慧城市服務運營商。全國范圍內服務面積約9億平方米,其中自營業務逾1.2億平米,聯盟業務逾7.5億平米。
雪松公益基金會,自創立以來堅持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投身社會公益事業。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不會直接影響企業業績,但能映照出企業的內涵。
?
雪松從大宗商品到化工、文旅和智慧城市業務,不只是做大的思維,從雪松官網上一篇張勁的講話《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使命的召喚》可見其雄心:
?
“我們要求堅決執行‘3-2-1’策略,用三年時間研究新產業,用兩年時間進入新產業試驗,在此基礎上確定是否進入這一領域,如果正式進入,要在一年時間內實現頭部突圍,做到行業前三,否則就及時退出。”
?
這種思維,頗有杰克韋爾奇大刀闊斧改革通用電氣,子業務不做到數一數二就要放棄的感覺。
?
多元化可以是足夠值得觀察的一點,除此之外,雪松向上游進軍,大有提升在整個產業鏈地位的意向:
?
7月初,夏季達沃斯的“廣州之夜”上,張勁致辭提到要把雪松打造成“中國嘉能可”。為了這個目標,雪松積極走出去,并且向產業鏈上游延伸,積極開發鐵礦、有色金屬礦等資源,解決中國制造業的原料需求。
?
雪松以金融輔助實業,憑低特有的“毛利高周轉、一站式供應鏈服務”,成就了世界500強,其下一步進軍上游,值得讓人期待。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