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4 09:57 | 來源:首席科創官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傳音最引以為傲的便是創始人眼光獨到。2006年千機爭霸后,在眾人還未蘇醒之時,竺兆江便帶著傳音控股一頭扎進非洲市場,一做就是13年。
?????
?
?
???小米追擊、三星圍剿、華為堵截,非洲之王能殺出重圍嗎?
????????作者 | 李攸寧
????????來源 | 首席科創官
????????在科創板鳴鑼開市次日,靜默許久的“非洲之王”也迎來過會的好消息。
????????7月23日,上交所公布審議結果,同意深圳傳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上市。
????????圖片來源:上交所官網
????????會議現場,上市委考官們要求傳音控股說明核心技術處于國內或國際領先水平的認定依據、管理層分工、生產模式變化對公司穩定運營的影響和對策等問題。
????????此次過會對傳音控股意義重大,若后續注冊順利,不僅能夠成功登陸科創板,也能深遠影響非洲手機市場。
????????而傳音控股的故事還要從很久以前講起。
????????四面楚歌
????????傳音最引以為傲的便是創始人眼光獨到。2006年千機爭霸后,在眾人還未蘇醒之時,竺兆江便帶著傳音控股一頭扎進非洲市場,一做就是13年。
????????因為研制出高度契合非洲市場的手機,傳音控股以48.7%的市場占有率,超越三星、華為,穩坐非洲手機市場第一把交椅,“非洲之王”稱號由此而來。
????????然而,近期隨著傳音控股申請科創板上市的招股書、問詢函相繼披露,其研發投入過低、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也暴露無疑。再加上巨頭們陸續進入非洲市場,傳音控股“非洲之王”的名號將受到挑戰。
????????據IDC預計,2018年-2022年非洲智能手機增長率將達到12%以上,超過印度,領先全球。盡管非洲的市場均價低于印度,利潤相對微薄,但對陷于銷量增長之困的手機巨頭們而言,非洲無疑是一個跑量高地。
????????圖片來源:傳音控股招股書
????????2018年1月,三星宣布加大對非洲的投入以獲取更高的營收。同年5月,華為在非洲推出最新款智能手機,售價500元人民幣,直指傳音腹地,高性價比曾是傳音控股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
????????在價格高度敏感的非洲市場,傳音控股提供了讓對手望而卻步的性價比。一款帶指紋功能的手機,僅售折合人民幣400元。這是其他手機品牌難以做到的,然而這一優勢看起來即將被打破。
????????除了三星、華為之外,2018年10月OPPO也開始加速對非洲重點市場的投入。
????????與此同時,印度稱霸的小米于今年1月宣布,小米為推動小米非洲業務的拓展正式成立非洲地區部。
????????傳音控股該如何迎敵?
????????陣地失守?
????????與巨頭們的進攻戰略不同,面對這場爭霸之戰,“非洲之王”——傳音控股最重要的戰略是如何守住目前的王者地位。
????????根據IDC統計數據顯示,近三年,傳音控股都是非洲大地上的絕對王者。以近50%的市場占有率遙遙領先第二名的三星(10%)。三年中,面臨三星、HMD等品牌的不斷進攻,傳音控股守住了陣地,這得益于其長期在非洲進行本土化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
????????但如今,它面臨三星、華為、小米、OV等巨頭的聯合圍剿,這些巨頭的共同特點是資金實力雄厚。2018年華為手機的出貨量同比增長了47.9%,做到了全球第三。而這正好直指傳音控股的軟肋。
????????傳音控股2018年營收超過200億人民幣,在資金方面似乎并不缺乏與巨頭抗衡的實力。但其2018年凈利潤率卻不足3%,毛利率在20%左右,高營收完全依賴于巨大的市場銷量。隨著爭霸之戰帶來的市場侵蝕,傳音控股的營收將受到直接影響。
????????該問題似乎也受到上交所的關注,在問詢函中,上交所提出“結合競爭對手華為、小米等進入非洲市場的計劃,披露市場競爭對發行人市場份額、經營業績、競爭優劣勢等方面的影響?!?/p>
????????傳音控股對此回復稱“華為、小米此前已進入包括非洲在內的新興市場,并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傳音控股建立的研發、銷售、品牌、售后服務等體系與規模龐大的非洲本土化數據資源,已在新興市場形成了獨特的競爭壁壘。加上公司在當地的流量優勢和商業生態,華為、小米等競爭對手進入非洲市場的計劃對公司影響較小?!?/p>
????????此外,上交所還重點問詢了傳音控股能否在非洲市場保持或者進一步提高目前的市場占有率。
????????傳音控股回復稱,“非洲市場空間廣闊,龐大的人口規模、相對年輕的人口年齡結構以及高出全球平均水平的生育率為行業長期提供大規模的潛在用戶群體,且傳音控股已經具備規?;瘍瀯?,未來競爭中,公司將維持較高的市場占有率與品牌影響力。”
????????圖片來源:傳音控股問詢回復函
????????靠登“科”殺出重圍
????????如今,手機行業已經進入沒有研發投入就無法驅動上下游的階段,缺乏技術創新的公司將面臨淘汰風險,而研發投入則是決定公司技術創新的關鍵。
????????招股書顯示,近三年傳音控股的研發投入分別約為3.9億元、6億元、7.1億元,占營收比例分別為3.31%、2.99%、3.14%。而近三年,傳音控股的銷售投入分別為9.3億元、19.4億元、22.5億元,是研發投入的3倍多。比起研發,傳音控股視乎更重視市場和銷售。
????????而這樣的研發投入占比在競爭對手中,也是遠低于華為的14.7%、OV的10%,與小米的3.3%持平。即便在其自選的同行業可比公司中,傳音控股研發投入占比也相對靠后。
????????圖片來源:傳音控股招股書
????????差距懸殊的研發投入引起上交所重點關注,在問詢函中要求傳音控股“說明在行業內研發能力所處水平。”
????????傳音控股回復稱“公司是最早進入非洲的國產手機廠商,基于多年技術沉淀和深刻的用戶洞察,取得了一系列行業領先的研發成果?!?/p>
????????招股書顯示,傳音控股及其子公司已經取得600項專利,專利方向主要為射頻天線、電池快充、影像聲學結構、圖像處理、人臉識別、OS系統研發等。
????????契合非洲市場的研發成果和核心技術包括深膚色人像夜間拍照、深膚色智能美顏、深膚色人臉識別、手機防水防腐蝕設計等均屬國際領先。
????????這些核心技術是否會被新進巨頭顛覆或超越,現在還不好說。但如果傳音控股對研發投入的重視程度長期遠低于對手,被超越也只是時間問題。
????????此次登陸科創板無疑是傳音控股眼下最優選擇,通過科創板打開融資渠道,傳音控股可以獲得豐厚且源源不斷的營運資金用于開拓市場、研發產品、提升競爭力,而非洲之王的位置它也可以坐更久。
????????如果傳音控股上市,你會買嗎?歡迎評論區留言。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常福強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