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0 03:20 | 來源:證券日報網 | 作者:何文英 | [銀行]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上半年長沙銀行持續加大民營企業、小微企業支持力度,持續深耕本土、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戰略轉型取得明顯成效,總體保持了良好的經營發展態勢。同時,長沙銀行正以金融科技和業務創新融合發展為核心,加速推進零售業務的轉型升級。
8月18日晚間,長沙銀行發布了一份營收凈利雙增長的靚麗半年報。
報告期內,長沙銀行實現營業收入81.58億元,同比增長26.4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6.72億元,同比增長12.02%;基本每股收益0.78元,同比增長1.30%。
長沙銀行董事長朱玉國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半年長沙銀行持續加大民營企業、小微企業支持力度,持續深耕本土、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戰略轉型取得明顯成效,總體保持了良好的經營發展態勢。同時,長沙銀行正以金融科技和業務創新融合發展為核心,加速推進零售業務的轉型升級。
監管指標優于行業水平
2019年上半年,長沙銀行各項業務持續增長,業績增速也優于行業平均水平。
半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長沙銀行吸收存款3633.69億元,較年初增加221.67億元,增幅6.50%;貸款總額2348.49億元,較年初增加304.46億元,增幅達14.89%。
同時,長沙銀行凈息差為2.38%,繼續穩定在較高的水平。據Wind數據統計,長沙銀行一季度凈息差指標位居A股已上市12家城商行榜首。
財富證券分析師龍靚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凈息差水平是衡量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關鍵指標之一,長沙銀行較高的凈息差凸顯了其在盈利能力方面的優勢。”
在盈利能力持續增強的同時,長沙銀行風險管控能力也在同步優化,資產質量保持穩健發展。截至2019年6月末,該行不良貸款余額30.36億元,不良貸款率1.29%,連續3個季度持平,優于行業平均水平。
半年報顯示,長沙銀行撥貸比為3.69%。撥備覆蓋率為285.64%,比年初上升了10.24個百分點,遠高于監管要求。
龍靚認為,雖然長沙銀行資本充足率繼續下行,但其非公開發行6000萬股優先股已經獲得中國銀保監會湖南監管局的核準,預計募集資金不超過60億元人民幣,到時全部用于補充其他一級資本,資本充足率有望觸底回升。
“零售+金融科技”雙引擎轉型升級
朱玉國認為,在銀行業零售轉型的趨勢之下,銀行需要將金融科技與業務創新融合起來,不斷創新,加速推進零售業務的轉型升級。據介紹,目前長沙銀行以“零售+金融科技”雙引擎為發展核心的轉型升級正在進行時。
零售業務方面,截止2018年年末,長沙銀行零售貸款達到712.10億元,增長57%。零售貸款占比由29.31%提升到了34.84%,零售業務利潤貢獻由2017年的12.78%提升到2018年的40.98%。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長沙銀行著力開拓批量獲客項目,推進社區營銷,持續壯大基礎客群,同時深入推進個人貸款業務數據化、集約化和線上化,繼續鞏固個人消費貸款優勢。
截至2019年6月底,長沙銀行個人存款為1161.21億元,較年初增加132.74億元,增幅12.91%。個人貸款及墊款846.45億元,較年初增加134.35億元,增幅18.87%。零售客戶數達到1118萬戶,較年初增加99萬戶。信用卡發卡量突破100萬張,較年初增加29.21萬張,新增合作商戶1255家。
朱玉國表示,為支持全行大零售戰略發展,長沙銀行的理財業務也進一步向零售客戶傾斜。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末,該行理財存量規模中個人理財產品存量規模占比達88%,零售客群快速擴大。
在零售業務貢獻度進一步提升的基礎上,朱玉國認為,通過金融科技賦能零售業務,利用“大數據+人工”把握好風控,才能更好地讓零售形成品牌優勢。
數據顯示,2018年長沙銀行在金融科技方面投入3.2億元,占營業收入的2.35%,科技崗位人員較上年增長了30%。據介紹,上半年該行持續推動金融科技和業務創新融合發展,打造了APP“全渠道協同”模式,構建“端到端”的客戶旅程,推動全渠道主要業務功能和客戶體驗一致化。
朱玉國表示,未來長沙銀行還將進一步推進金融科技創新,借助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賦能零售業務發展,持續推進銀行的數字化轉型,樹立科技金融戰略品牌。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