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7 04:14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蘇向杲 | [保險]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眾安上半年服務用戶3.5億,銷售保單33.3億張,錄得保費收入59億元,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0.9億元,成為上半年唯一實現盈利的持牌互聯網保險公司。
8月26日,國內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在線(以下簡稱眾安)發布2019年中期業績報告。
截至6月30日,眾安上半年服務用戶3.5億,銷售保單33.3億張,錄得保費收入59億元(人民幣,下同),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0.9億元,成為上半年唯一實現盈利的持牌互聯網保險公司。這也是眾安上市以來首度實現公司整體盈利。
就扭虧的原因,眾安提到,上半年,眾安的綜合成本率同比改善15.7個百分點,達到108.3%;承保虧損同比減少43.3%,收窄至4.9億元,而A股市場利好令公司的投資收益增加,達到7.6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118.3%。
“2019年上半年,在中國宏觀經濟及金融環境面臨多重挑戰的背景下,我們堅持‘保險+科技’雙引擎戰略,追求有質量的增長。在生活消費、汽車、消費金融生態的驅動下,保費收入穩健增長,同時我們不斷優化業務結構,堅持以科技驅動內部降本增效,使得關鍵財務指標顯著改善。”眾安CEO姜興表示。
整體來看,數據顯示,眾安上半年錄得保費收入59.0億元,同比增長14.5%。
具體來看,五大生態中,消費金融和汽車生態上半年分別實現16.8%和25.8%的保費增幅,而生活消費生態上半年保費同比大漲81.8%,增長貢獻最大。眾安表示,這源于眾安自年初始深化與螞蟻金服等優質生態伙伴的合作,加速推進技術、產品創新。
與此同時,為使資源向更有價值的業務集中,眾安主動削減了部分質量較差的團險業務,同時,健康生態的核心產品尊享系列上半年實現保費收入11.5億元,同比快速增長49.3%。
“為實現‘保險+科技’的雙引擎戰略,我們希望將資源向那些能夠積累用戶畫像或者現階段可以實現科技賦能、可定制化的業務傾斜。而經過上半年的結構調整,我們可以更好地輕裝上陣,將核心業務做深做透,從而實現更好的增長。”眾安CFO鄧銳民表示。
據披露,在剛過去的7月份,眾安實現保費收入14.3億元,同比增速達到了40%。
除了業務增速,業務質量也是外界審視眾安業績的重要維度。數據顯示,盡管受業務結構調整及消費金融全行業風險上升的影響,眾安上半年的綜合賠付率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但由于費用率,尤其是渠道費用率顯著下降,眾安承保業務的綜合成本率表現亮眼,較去年同期下降15.7個百分點,達到108.3%。
就科研投入,眾安提到,一直以來,眾安員工中工程師及技術人員的比例,始終維持逾50%的比例,而研發投入在今年上半年達到了4.6億元,占總保費的比例為約7.8%。
眾安表示,在人力、財力的支撐下,眾安將前沿技術應用于保險全流程,大幅提升了公司的經營效率。例如,其承保及理賠的自動化率目前分別達99%及95%以上,在線客服人工智能使用率則達到70%,令在線服務人力節省61%。智能保顧眾安精靈上線一年以來,單日服務用戶數最高達30萬人,并建立了業內首個保險意圖識別模型,識別準確率在94%以上。
此外,眾安還提到,作為主打科技概念的保險公司,眾安目前的科技輸出聚焦保險主業,并在上半年簽約逾170家客戶,實現營業收入逾1億元,同比增長193%。其中,64%的保險系統產品存續客戶于2019年上半年進一步采購了公司更多的保險系統模塊或者對原有模塊進行升級。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