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立醫療(300633.SZ)于8月26日晚間披露了2019年中期業績報告。數據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5.45億,同比微增0.74%;實現歸母凈利潤、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244.17萬、5,368.78萬,分別同比減少38.58%和45.62%。
值得一提的是,歸母凈利潤的增速落在了半年度業績預告區間范圍內:對于欠佳的業績表現,公司作了如下解釋:1、整體市場采購需求平淡,導致上半年營收與上年同期持平;2、新推出高端產品的收入和市場推廣間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導致這些產品上半年尚未對公司收入產生較大貢獻;3、為加強新產品的推廣,銷售費用明顯增長;4、增加研發投入,研發費用同比上升。仔細分析可以發現,除了利潤下滑,商譽大幅增加、高管頻繁減持等事件或許也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開立醫療的主營業務為醫療診斷及治療設備的自主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包括醫用超聲診斷設備(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設備與B型超聲診斷設備)、醫用電子內窺鏡設備及耗材、血液分析儀等。從各產品上半年的銷售情況來看,雖然內窺鏡及鏡下治療器具的營收同比增長131.56%(部分來自于并表)至1.07億,但由于占比最大的彩超產品營收同比下滑11.43%,最終導致了公司當期營收只增長0.74%。費用構成上,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以及研發投入均增長較快,分別同比增長12.29%、35.40%、1,001.40%以及16.19%。在營收同比只增長0.74%的情況下,費用的大幅增加直接導致了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減少近40%。需要指出的是,相比去年同期,公司的財務費用由收入58.72萬大幅上升至支出529.32萬,增逾8倍。對于這一變化,公司的解釋是本期銀行借款利息支出增加所致。翻查財務報表發現,短期借款金額由去年同期6,810.91萬上升至約2.04億,長期借款更是從無增長至1.88億。可能存在的疑惑是,開立醫療在賬上擁有貨幣資金1.25億、交易性金融資產(以理財產品為主)5.44億的情況下,為什么要大幅增加負債規模,導致利息成本的大幅上升?細讀財報發現,商譽的大幅增加或許也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開立醫療于2018年8月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分別以36,858萬、1,940萬收購上海威爾遜光電儀器有限公司和上海和一醫療儀器有限公司100%股權。由于合并對價大于購買日所收購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導致商譽賬面價值增加約3.35億。截至2019年中報,公司總的商譽金額約為4.22億。在收購時,兩家公司2018-2020年的凈利潤承諾為分別不低于2,450.4萬、2,940.48萬以及3,528.576萬。2018年的財務數據顯示,兩家企業當年實現歸母凈利潤2,507.78萬,完成預測盈利的102.34%。由于超額完成業績承諾的比例不高,如果未來業績發生波動,可能會導致商譽減值,這需要投資者重點留意。除了披露的半年度業績報告,開立醫療還一同發布了《關于向激勵對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公告》。翻查該公告發現,開立醫療確定以2019年8月28日為授予日,以14.72元/股的價格向330名激勵對象授予535.7萬股限制性股票。限制性股票作為激勵員工的一種手段,已經并不少見,比較特別的是其中的解鎖條件。根據公告披露,第一個解鎖期的業績考核目標為“以2016年-2018年營收收入的平均值為基數,2019年營業收入增長率不低于30%”。經過測算,公司2016年-2018年營收收入的平均值為9.78億,增長30%后約為12.72億,只比2018年的營收12.27億增長3.67%。不到5%的營收增長便能滿足解鎖條件,投資者不禁要問,以現價約一半的價格進行激勵是否顯得過于慷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董事、高管以及機構股東還自2018年以來進行了多次減持。2018年5月21日,公司發布了兩份減持預披露公告。其中一份中,合計持有公司總股本16.56%的四名董事、高管擬在6個月內減持不超過600萬股,即不超過總股本的1.50%。另一份公告中,當時持有公司11.60%股權的中金佳泰擬以大宗交易或協議轉讓方式減持所有所持股份。根據2018年底披露的公告,中金佳泰最終在規定期限內減持了總股本的2.26%,而四位高管合計減持了0.79%。到了2019年4月,上述高管和中金佳泰再次發布公告擬減持開立醫療總股本的6%。目前,減持計劃仍在進行中。一年多的時間內頻頻發布大額減持公告,是不看好公司未來的發展還是另有原因?(CJT)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信息分享,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任何投資建議。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