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30 09:29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邢萌 | [銀行]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上半年工商銀行各項貸款比上年末增加8513億元。非信貸融資與地方政府債投資合計新增4507億元。
行長谷澍表示,LPR新機制的實施對于工商銀行的凈息差影響有限
■本報記者 邢萌
8月29日,工商銀行發布2019年半年報。工行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942.03億元,同比增長9.1%;凈利潤1686.90億元,同比增長5%;相當于每日平均凈賺9.32億元。關鍵經營指標呈現出穩中有進的特點。
記者發現,工商銀行服務實體經濟效果顯著。從信貸投放來看,今年上半年工商銀行境內項目貸款新增超2500億元,占比公司類貸款增量過半,重點支持國計民生重大項目,其中,境內制造業貸款余額超1.4萬億元,繼續領銜行業,另外,普惠型小微貸款余額增速超40%。
“關于下半年工行貸款投放策略,在總量上,平穩有序、適度增長;在結構上,確保國計民生重大項目的資金供給,積極支持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加強對民營和小微企業的融資服務;同時要控制好信貸風險,保持可持續發展”,中國工商銀行行長谷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上半年工商銀行各項貸款比上年末增加8513億元。非信貸融資與地方政府債投資合計新增4507億元。新增貸款均衡率為66.3%,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工商銀行境內項目貸款較年初增加2537億元,占公司類貸款增量的54.9%。重點支持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項目。“交通運輸、公共設施、能源、制造業、服務業等領域貸款余額穩居市場第一。”
工商銀行2019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工商銀行加大力度服務實體經濟重點領域,持續推進行業信貸結構優化調整;積極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發展動能轉換;持續深化小微和民營企業金融服務。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比年初增加1301億元,增速超過40%。新發放普惠貸款利率處于市場較低水平。民營企業貸款比年初增加1340億元,增幅7.6%。精準扶貧貸款較年初增加184億元,增速12.5%。
“工商銀行在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增長的情況下,資產質量也在不斷得到改善。”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胡浩表示:“工商銀行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發展小微貸款業務,特別是線上提供的開放式平臺和場景,能夠快速地為客戶接入和提供金融服務,銀行應與時俱進,切實從小微客戶的金融需求出發,不僅提供好的產品,也要提供好的金融服務,真正將小微業務做強做大。”
此外,據記者了解,工商銀行不良率今年年中較年初下降4BP至1.48%,連續10個季度下降。剪刀差及潛在風險融資連續12個季度下降,潛在風險融資較年初下降33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就近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對商業銀行利潤的影響這一問題,谷澍29日在該行半年業績發布會上指出,LPR新機制的實施對于工商銀行的凈息差(NIM)有影響,但是影響有限。“資產端方面,工商銀行不是靠跟客戶‘討價還價’,而是注重結合市場利率走勢,安排好資產結構,調整好久期,控制好流動性風險。在負債端方面,工商銀行也不是靠跟老百姓‘爭利’,而是靠拓寬客戶基礎,拓展低成本資金來源,工商銀行在資產端和負債端的這個經營特點,決定了該行受LPR的影響會比其他銀行要更低。”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