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9 11:02 | 來源:證券日報網 | 作者:任小雨 | [銀行]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對此,分析人士普遍表示,此次降準有一定的預期。降準是央行擴張性貨幣政策之一。
????本報記者 任小雨
????9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于2019年9月16日全面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降低社會融資實際成本。央行表示,此次降準釋放長期資金約9000億元,其中,全面降準釋放資金約8000億元,定向降準釋放資金約1000億元。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的法定準備金率為6%,是金融機構中最低的,已處于較低水平,因此此次全面降準不包含這三類金融機構。
????對此,分析人士普遍表示,此次降準有一定的預期。降準是央行擴張性貨幣政策之一。央行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影響銀行可貸資金數量從而增大信貸規模,提高貨幣供應量,釋放流動性,刺激經濟增長。在9月份面臨銀行季度考核,以及全球降息寬松大潮中,央行降準釋放流動性,體現寬松的貨幣政策,對當前市場形成向上助力。歷次降準過程中,股市多數呈現出上漲,而此次降準也將在此前指數連續反彈下再次推動市場,提振信心。板塊方面,銀行、券商、保險等行業將直接受益,而大宗商品類標的因為實體經濟的需求刺激也或將受益。
????二級市場方面,9月份以來,金融板塊市場表現較為出色,112只成份股股價全部實現上漲,其強勢表現受到場內主流資金的追捧。其中,有18只個股期間累計漲幅超過10%,南華期貨(61.12%)、法爾勝(24.56%)、國盛金控(23.96%)、中信建投(23.57%)、華創陽安(21.32%)、西安銀行(19.33%)、易見股份(17.09%)、南京證券(15.68%)和紅塔證券(15.18%)等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居前,均超15%。
????資金流向方面,《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9月份以來板塊內共有81只金融股備受場內主流資金的青睞,合計金104.77億元。其中,有25只個股期間均受到1億元以上大單資金搶籌,中信證券(15.71億元)、中國平安(9.81億元)、中信建投(6.01億元)、華泰證券(5.42億元)、國泰君安(4.31億元)和興業銀行(4.08億元)等6只個股期間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均超4億元,包括廣發證券(3.84億元)、工商銀行(3.84億元)、華創陽安(3.10億元)、招商銀行(2.78億元)、南京證券(2.52億元)和海通證券(2.27億元)等在內的19只個股期間均受到1億元以上大單資金布局,上述25只個股合計大單資金凈流入達83.52億元。
????進一步統計發現,上述25只個股后市投資機會獲得機構普遍的認可,中信證券(26家)、中國平安(26家)、華泰證券(26家)、國泰君安(19家)、招商銀行(18家)、招商證券(15家)、海通證券(13家)、興業銀行(12家)、建設銀行(11家)和工商銀行(10家)等10只金融股近30日內機構看好評級家數均達到或超過10家。
????對于板塊的后市表現,國信證券則表示,本世紀以來央行曾分別于2008年9月份、2011年12月份、2015年2月份以及2018年4月份全面降低存款類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歷史經驗顯示,A股市場在央行啟動降準后的一個月延續跌勢的概率稍大,而在首次全面降準后的三個月和六個月內漲跌的概率各占一半。從申萬行業的表現來看,在央行首次全面降準后的半年內,房地產和醫藥行業表現相對較好,而采掘和非銀金融行業表現相對靠后。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