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8 09:30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未知 | [銀行]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針對科創企業的特點和需要,中信銀行深圳分行制定了相應的支持計劃。中信銀行深圳分行副行長蔣東明表示,在行業方面,圍繞深圳區域內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四大未來產業,按照“弱周期、少進口、輕財政、大消費、小投入”的策略,優選通信技術、人工智能、醫藥和醫療器械制造、新一代顯示、教育和醫療服務等行業作為重點支持領域。
在深圳這片創新的沃土上,很多科創類企業應運而生。科技創新企業多處于初創或爬坡過坎的階段,需要大量資金支持公司生產和研發。
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日隨中國銀行業協會調研深圳地區時了解到,在商業銀行的支持下,科創企業迎來快速發展的春天。國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迎彤對記者表示,現在企業發展更有保障,這都是因為銀行在背后給予企業資金支撐。
逐年增加對科創企業授信
“2016年,中信銀行深圳分行向優必選提供3000萬元的綜合授信額度,在企業最需要資金支持的時候給予了必要的支持。”優必選CFO張鉅認為,銀行不應該用傳統企業的眼光看待科技型企業,評判標準應各有不同。這對銀行而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能判斷出哪些企業是真成長,哪些可能是跟風的。
中信銀行業務總監兼深圳分行行長蘆葦表示,當前中信銀行已經在實體經濟和科創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摸索出一套辦法,先從早期的小額信用貸介入,解決部分資金需求,再逐步跟隨企業發展來擴大融資規模。已登陸科創板的三家深圳企業都是中信銀行的客戶。他說:“未來中信銀行將繼續保持在科創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地位,一起和實體經濟企業成長。”
近年來,中信銀行深圳分行對科創企業的授信數量逐年增加,2019年6月末較2017年末增長約20%;審批金額上升,2019年6月末較2017年末增長約17%。
具體看,針對科創企業的特點和需要,中信銀行深圳分行制定了相應的支持計劃。中信銀行深圳分行副行長蔣東明表示,在行業方面,圍繞深圳區域內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四大未來產業,按照“弱周期、少進口、輕財政、大消費、小投入”的策略,優選通信技術、人工智能、醫藥和醫療器械制造、新一代顯示、教育和醫療服務等行業作為重點支持領域。
與此同時,依托具有金融全牌照和實業背景的中信集團,中信銀行深圳分行不僅在幫助科創企業進行產業整合、對接優質項目、撮合客戶資源等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還可以聯動中信證券、中信信托、中信產業基金等集團成員單位,在股權融資、IPO、財務顧問等方面,為企業提供綜合解決方案。比如,對科創企業提供多層次、多產品融資服務。
蘆葦稱,中信銀行深圳分行通過選擇權貸款、股權直投等與云之家、復宏漢霖開展授信業務合作;為無人機龍頭企業大疆創新和重組人干擾素領先企業科興生物提供固定資產貸款。
綜合評價把好風控關
與高成長相伴隨的是高風險,基于科創企業風險較高的特點,相對于傳統企業風控要求也有所提高。孫迎彤說:“就中信銀行來看,在風控較嚴的情況下,中信銀行不僅沒有形成障礙,反而無論是分行還是支行都給予企業很大幫助,從審批速度就可以看出來。”
中信銀行深圳分行風險總監、副行長嚴俊表示,科創企業相對于成熟企業,從概率上來講,風險概率較高,這是大家的共識。銀行選擇做這一類業務時也要考慮策略和方法,容忍度上就會有容錯機制。
嚴俊說:“在具體貸后管理手段上,銀行首先是關注企業業務發展,關注它是否按照原定預期進度在發展,以及產品開發和市場反應;其次還要關注企業家個人的情況,如果都按原定計劃發展,我們會繼續支持。”
對于科創企業,中信銀行仍然會有一些硬性指標來評估風險。嚴俊表示,從銀行的業務流程和標準來看有風險管理體系,對企業硬性指標、客觀財務數據、經營發展情況、所處行業有綜合評價機制等門檻,同時要和企業的成長性、負債、資產結構關聯。在這個標準之上,還有邏輯判斷,看企業主個人以及企業的成長性,再結合擔保手段來綜合判斷。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