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8 09:30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未知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隨后,*ST安凱9月17日早間公告,公司股東籌劃股權轉讓,轉讓后中車集團成員中車產投將成為公司新的控股股東。
今年4月中旬,國內新能源客車重要廠商之一的*ST安凱(000868)由于連續兩年虧損,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在“保殼”的壓力之下,*ST安凱今年利好頻傳。先是上半年業績出現回暖,扭虧為盈;9月初,公司又簽訂了總金額達8.8億元的客車大單。
隨后,*ST安凱9月17日早間公告,公司股東籌劃股權轉讓,轉讓后中車集團成員中車產投將成為公司新的控股股東。當日,*ST安凱漲停。這也是今年央企頻頻入主地方國企的又一案例。
中車擬入主
*ST安凱公告顯示,公司于9月16日收到股東江淮汽車、安徽省投資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安徽省投”)轉來的《關于安凱客車股份協議轉讓的意向書》,江淮汽車、安徽省投擬分別將所持公司12.85%股權、8.45%股權轉讓給中車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中車產投”)。
在本次轉讓前,江淮汽車、安徽省投分別持有*ST安凱25.20%、16.58%的股份,分別為公司控股股東和第二大股東。若本次轉讓實施完成,江淮汽車和安徽省投的持股比例將分別下降至12.35%和8.12%,中車產投將持有公司21.30%的股份,成為公司新的控股股東,公司實際控制人將由安徽省國資委變更為國務院國資委。
公告顯示,各方接洽后認為,中車產投與江淮汽車、安凱客車在市場、技術、產品、資源整合等方面具有高度匹配度。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通過天眼查獲悉,中車產投成立于2015年12月,注冊資本為37.11億元,主營機電、能源、交通、節能、環保、新材料、物聯網等領域項目投資,是中車集團100%全資控股的企業,而中車集團則是中國中車(601766)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國務院國資委。
目前,中車產投旗下直接控股及參股合計10家企業,其中控股中車株洲投資、中車環境科技以及上市公司南方匯通(000920)等公司,此外還參股青島中車輕材料以及兩家涉及氫能的企業。
年內保殼有望
2017年和2018年,*ST安凱分別虧損2.30億元和8.93億元,這也直接導致公司股票被“*ST”處理。而2018年更是公司史上虧損最大的一年。
*ST安凱2018年年報顯示,當年客車市場總體需求持續下降,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市場整體形勢不景氣,公司銷售規模下降;受新能源政策影響,占用資金較大;行業競爭激烈,公司產品盈利能力下降;此外依據會計準則相關規定,本期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金額較大,公司2018年經營嚴重虧損。
產銷數據顯示,2018年安凱客車旗下除大型客車外,其余型號的客車產銷量均不如2017年,其中,中型客車產量下滑最為嚴重,全年僅生產2207輛,同比下滑超過三成。與此同時,公司全年總體銷量下滑15.83%,其中中型客車的銷量同比下滑33.33%。
不過,進入2019年以來,*ST安凱的業績出現反彈。公司今年一季度實現盈利1920.67萬元,國內、國際市場批量優質訂單拉動,整體盈利能力同比提升。
2019年上半年,公司業績繼續增長。半年報顯示,公司積極開拓市場,國內、國際市場批量優質訂單拉動,整體盈利能力同比提升。報告期內公司積極爭取高質量訂單、有效益訂單,國內市場高附加值的新能源產品銷量占比達到60%,為公司貢獻了收入和利潤。
9月5日,*ST安凱又披露一則“大單”。公司與合肥公交簽署了《工業品買賣合同》,公司將向合肥公交供應安凱牌客車500輛,合同總金額8.79億元。合同約定,公司將從9月15日開始陸續供貨,11月30日供貨完成。
按照合同約定,合同簽訂后,首付2.64億元;車輛交付驗收合格后支付3.66億元;余款2.49億元在車輛使用一年后分8年支付。這意味著公司有望在2019年年度內拿到這筆訂單金額的“大頭”部分,約6.3億元。這對公司保殼無疑是一場“及時雨”。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