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7 09:52 | 來源:藍鯨財經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醬油第一股”加加食品成立于1996年,主要經營醬油、食用植物油、食醋、雞精等產品,是國內知名的調味品企業。
???
?
?????原標題:市值不及海天2%,內外交困的加加食品(維權)為何“打醬油” 來源:藍鯨傳媒
????????醬油行業最近有點熱鬧,兩大醬油企業中海天味業(603288.SH)市值超越地產巨頭萬科引發熱議,而另一家“醬油第一股”加加食品卻業績停滯不前,股價低迷,近期還因為涉嫌違規信批被深交所問詢,“兩桶油”此消彼長之間不禁要問,加加食品怎么了?
????????近日,加加食品(002650.SZ)發布公告稱,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公司及其股東湖南卓越投資有限公司分別被證監會處以40萬元的罰款。在此之前,加加食品曾因“違規對外擔?!薄ⅰ叭∠麑嵖厝嗽龀钟媱潯钡刃袨閿荡问盏缴罱凰鶈栐儯缫沿撁胬p身。
????????違規風波不斷外,加加食品業績問題也令人擔憂。
????????2012年,加加食品成功登陸A股市場,被冠給“中國醬油第一股”的稱號。率先于競爭對手上市,加加食品本應該借助資本市場做強做大,卻出現了連續多年業績停滯的問題,令人唏噓。調味品專家陳小龍向藍鯨產經表示:“加加食品戰線太長又重點不突出,所謂大單品戰略也沒有發展好,多種因素導致加加食品掉隊。”
????????業績停滯,營收被對手碾壓
????????“醬油第一股”加加食品成立于1996年,主要經營醬油、食用植物油、食醋、雞精等產品,是國內知名的調味品企業。
????????公開數據顯示,上市前三年,加加食品營業凈利均實現了快速增長。但上市之后,加加食品業績幾乎處于停滯狀態。2012-2018年,加加食品營收分別為16.57億元、16.78億元、16.85億元、17.55億元、18.87億元、18.91億元和17.88億元,7年以來增長不足8%;凈利潤從1.76億元變成1.15億元,不增反減。
????????與此對比,其競爭對手海天味業于2014年上市,上市當年實現營收98.17億元;2018年營收達170.34億元,處于行業領先地位,是加加食品的近十倍;凈利潤也從20.9億元增至43.6億元,實現了營收凈利雙雙翻倍。另外,千禾味業自2016年上市至2018年,營收從7.7億元增長至10.56億元;2012-2018年間,中炬高新營收17.54增至41.66億。
????????營收凈利未有增長,加加食品綜合毛利率也在行業中掉隊。據統計,2018年,調味品上市公司綜合毛利率平均約為42.93%,而同期加加食品綜合毛利率為26.26%,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一面是自身停滯不前,一面是競爭對手快速發展。貴為“醬油第一股”的加加食品為何上市以來業績增長幾乎停滯,并且被競爭對手海天味業遠遠地甩在身后?
????????針對加加食品的業績問題,藍鯨記者聯系了加加食品公關部和相關負責人。截止記者發稿,加加食品并未給予回應。
????????錯失高端,“大單品”尚在路上
????????對于調味品而言,產品和渠道是企業致勝的關鍵。在這兩方面,海天味業表現出色,而相比之下,加加食品卻不甚理想。
????????就產品而言,同樣是主打醬油,海天味業與加加食品毛利率差別較大。2018年,海天味業醬油產品毛利率達50.6%,處于行業優先水平,而加加醬油因長期走中低端路線,毛利率僅34.28%。
????????產品結構方面,海天味業產品多元豐富,既有高端產品、也有主流大眾產品,能夠全方位覆蓋不同層次與口味需求。單醬油產品,海天味業就擁有多個系列、不同規格的59個單品。
????????其實,過去加加的產品線也很長,有上百個產品,但中、低端產品偏多。加加食品董事長楊振就感嘆:“這就談不上產品差異化,很多都是要需要逐步做減法減掉的產品?!?/p>
????????為了迎頭趕上,加加食品開啟了發展大單品戰略。正如楊振所言,賣100個沒有特色的產品,不如賣一個與眾不同的產品。加加將逐步進行戰略調整,淘汰一些銷量少,利潤低的產品,做大單品,做成規模,把“原釀造”做成品牌。
????????然而,目前看,加加食品的大單品戰略似乎還在路上。這幾年,加加以醬油和食用油進行驅動,突出“面條鮮”、”原釀造”等高毛利單品推廣。由于此類產品推出時間較晚,高端醬油市場早已被海天、李錦記、廚邦等品牌占據,且銷售渠道一直布局二三線城市,加加高端醬油并無明顯競爭優勢。從市場表現來看,近幾年加加食品醬油銷售未達到預期,所謂的高毛利產品也遠不及同行。
????????此外,在消費場景方面,加加食品也略有欠缺?!懊鏃l鮮是加加食品大力打造的產品,然而就消費場景來說,吃面需要用的醬油實在太少了,這也限制了該產品的銷量。與此相反,海天味業銷量超過20億的大單品味極鮮就通用性很強,多種烹飪方式都可以使用?!标愋↓埍硎?。
????????對于產品問題,此前,加加食品總經理劉永交曾公開回應稱,“近幾年公司一直忙于提高規模,擴張市場,在最關鍵的產品上卻沒有能跟上。產品培育不夠、產品改變不夠“。
????????渠道弱勢:經銷商不及對手三分之一
????????在主要市場和渠道話語權方面,兩者差距更加明顯。
????????目前,國內調味品銷售渠道還是集中于線下。加加食品主要布局在二、三線城市和縣、鄉(鎮)市場,其經銷商至今也只發展了1400多家,集中在華東和華中地區。而海天味業的銷售網絡在2018年末已實現全國330多個地級市100%覆蓋,經銷商總數超過4800家,是加加食品的三倍多。
????????雖然同樣以經銷商為主,但是海天味業采用提前訂貨,先款后貨的方式,對經銷商管控嚴格。得益與此,海天味業多年應收賬款為0,存貨周轉天數也處于行業最低水平,產能利用率高。
????????加加食品與之不同,以獨家經銷制為主。2017年,公司針對部分高端產品采用“先發貨,后回款”的方式,并開發團購餐等渠道。此舉導致公司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逐年下降,應收賬款卻大幅提升。2017年,現金流量凈額為284萬元,同比下降99%;應收賬款達9726.6萬元,增幅約為40%。
????????截止到9月24日,加加食品總市值為47.12億元,與海天味業2994.17億元相比,市值不足海天的2%。
????????業內分析師認為,上市以來,加加食品不但沒有抓住行業發展紅利,更是在產品定位、渠道布局出現了偏差。與此同時,同行企業海天味業、千禾味業等卻在不斷優化自身產品結構、渠道布局,逐漸拉大了和加加的差距。
????????內外交困:多元化并購頻頻失敗
????????內部面臨業績停滯不前的困境,外部謀增長的舉措也收效甚微。
????????近年來,加加食品曾多次通過對外并購,尋求新的業績增長點,卻屢次以失敗告終。目前,加加食品還在進行的金槍魚釣重大資產重組,業內擔心恐因公司涉嫌信息違規披露此次收購也將會受阻。
????????2018年3月12日,加加食品發布停牌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劃收購大連遠洋漁業金槍魚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槍魚釣”)100%股權,預計交易價格為48億元。加加食品在總資產和凈利潤分別為28.79億元和20.59億元,以及資金流并不充裕的情況下收購金槍魚釣,一度被外界質疑為“蛇吞象”。
????????近日,加加食品及其控股股東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罰,這一事件或將導致收購金槍魚發生變數。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加加食品第一次并購受阻。此前,加加食品經歷了多次并購失敗。
????????為擴展線上銷售渠道,2015年5月,加加食品以5000萬元持有云廚電商51%股權。據了解,云廚電商主要經營鮮肉、冷卻肉配送和零售日用品。因云廚電商始終未能盈利,加加食品于2017年12月以0元的價格把51%股權轉讓。
????????2017年4月,加加食品擬收購辣妹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權,經過6個月磋商后,因各方利益訴求不盡相同而告吹。
????????主業經營不善,并購頻頻失敗,加加食品想要跳出業績疲緩困境,重回醬油第一股,恐怕還有點困難。
????????戰略定位專家徐雄俊認為,加加食品應著力于主業,多元化轉型不應操之過急,只有主業穩固的情況下進行多元化業務布局,才有利于加加發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