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7 03:44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王思文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服務資本市場加大開放與扶優限劣的政策導向并未改變,在投行業務資源頭部化傾向突出的背景下,部分中小券商以“品牌為王”導向作差異化投行發展,也有機會“逆風翻盤”。
????????A股IPO承銷保薦收入一直是券商投行業務的主要收入組成部分。今年以來,在監管部門嚴把資本市場“入口關”,上市公司質量明顯提升的背景下,IPO審核過會率正逐漸提升,加之科創板上市紅利,年內券商投行首發承銷收入明顯增長。截至9月26日,年內券商承銷保薦費已達65.86億元,比去年同期的44.71億元驟增47.3%。
????????透過“盆豐缽滿”的收入狀態來看行業趨勢: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數據統計,92家擁有保薦資格“牌照”的券商中,年內僅42家券商有IPO承銷收入“入袋”(承銷收入按上市時間統計),而另外50家券商的IPO承銷卻“顆粒無收”,券商IPO承銷保薦業務“馬太效應”已十分明顯。
????????所謂“強者恒強”,業務收入就是一桿秤。目前排名前十的券商共計攬入IPO承銷收入40.86億元,占年內總承銷收入的六成,而有承銷收入但低于5000萬元的券商數量則達16家。
????????不過,服務資本市場加大開放與扶優限劣的政策導向并未改變,在投行業務資源頭部化傾向突出的背景下,部分中小券商以“品牌為王”導向作差異化投行發展,也有機會“逆風翻盤”。
????????從前9個月券商IPO承銷收入排行榜單具體來看。IPO承銷數量(包括聯席保薦家數)方面,中信證券以承攬19個IPO項目位列第一位;緊隨其后的是中信建投證券,承攬15個IPO項目;中金公司和招商證券分別承攬10個和9個IPO項目,位列第三、第四;國信證券、東興證券和廣發證券分別承攬6個項目,并列第五位。此外,華泰聯合證券、民生證券、長江證券承銷保薦、國泰君安證券、海通證券和中泰證券均以5個IPO項目擠進前十。
????????承銷收入方面,今年以來,中信證券力壓其他券商,以9.01億元承銷收入暫居首位,其中約4.1億元來自科創板IPO項目。中信證券目前承銷收入占市場份額13.67%,遠遠超過中信建投證券等IPO保薦業務實力強勁的券商。
????????中信建投證券的承銷收入暫列第二,攬入6.33億元,占市場份額9.61%;緊隨其后的是招商證券,實現承銷收入4.46億元,占市場份額6.77%。此外,主承銷收入超過2億元的依次還有國信證券、中金公司、東興證券、華泰聯合證券,分別實現承銷收入3.41億元、3.37億元、3.33億元、3.11億元。
????????從上述市場份額現狀不難看出,券商首發上市保薦業務分化明顯,龍頭券商擔任主承銷商的比例增加,中小券商難分一杯羹。更有部分券商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受投行業務新形勢影響,部分分公司投行業務部門已經關閉。
????????總體來看,從嚴監管和吸收優質企業上市的原則無疑是對券商投行業務的一次考驗,而有著天然競爭優勢的大投行也將無法避免這場激烈的業務爭奪戰。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